
作者:王晓平著
页数:727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28848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分支,也是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沿传播扬的载体,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学在远古时候就开始向域外传播,影响至深且巨。而中国文学的发展也是与中外文化和文学交流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对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根据历史发展的趋势来全面系统地考察中国与各国家、地区的文学关系、得鉴古知今之益,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件重要工程。丛书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程,在跨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1)外国作家如何接受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如何对外国作家产生冲击与影响?具体涉及到外国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收纳与评说,外国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及其误读、误释,中国文学在外国的流布与影响,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题材与异国情调等等。(2)与此相对的是,中国作家如何接受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接纳外来影响时的重整和创造,进行双向的考察和审视。(3)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展示出中外文学家在相关的思想命题所进行的同步思考及其所作的不同观照,可以结合中外作品参照考析、互识、互证、互补,从而在深层次上探讨出中外文学的各自特质。(4)从外国作家作品在中国文化语境(尤其是20世纪)中的传播与接受着眼,试图勾勒出中国读者(包括评论家)眼中的外国形象,探析中国读者借鉴外国文学时,在多大程度上、何种层面上受制于本土文化的制约,及其外国文学在中国文化范式中的改塑和重整。丛书将全面釐清我国文学与世界各主要文学系统之间的生动而丰富的交流关系,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本书特色
王晓平编最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日本卷)》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程,在跨文化对话、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中,把握中外文学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精神实质,本书将全面釐清我国文学与世界各主要文学系统之间的生动而丰富的交流关系,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性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汉字文化圈内部文学的横流与纵变
第一节 汉字——中日文学的共有形体
第二节 从笔写到印刷——中日文学的无声传播
第三节 训读、朗咏——中日文学的有声鉴赏
第二章 “汉人”与遣唐使群体的汉文学播种
第一节 唐人与遣唐使群体的赠答
第二节 晋唐愿文与日本奈良时代的佛教文学
第三节 遣唐使群体与以《怀风藻》为代表的早期日本汉诗
第四节 佛教文学家空海
第五节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文学评价
第三章 唐代文学与日本汉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节 奈良平安时代对策文与唐代试策文学
第二节 平安时代日本文坛对“汉风”的讴歌
第三节 日本佛教故事中的中国“志怪”踪迹
第四节 日本中占文学中的庄子影响
第五节 《今昔物语集》与中国佛教文学
第四章 日本歌学的奠基与汉唐诗学
第一节 “万叶歌风”与汉唐诗的东传
第二节 《万叶集》中的亲情与孝道
第三节 《古今和歌集序》和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四节 《诗大序》与《毛诗正义序》与日本和歌理论
第五章 汉唐风尚东移的鼓角与史录
第一节 孔门射礼东瀛弓
第二节 泰山府君与日本的都状文
第三节 平安京春游的汉风唐俗
第四节 三月二三的流觞曲水
第五节 马毬诗话
第六节 蹴鞠文话
第六章 戎马间歇中的异邦幻象
第一节 禅林汉文学与宋明文化
第二节 日本上梁文
……
第七章 日本前近代小说的勃兴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第八章 蒙书传授与町人文学
第九章 明清文学与江户文学的庶民性
第十章 明清旅日商儒和文人的诗文之交
第十一章 19世纪日本知识分子的汉文学修养
第十二章 古典型文学交流时代的终结
附录:中日文学交流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