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洁
页数:295 页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022817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介
情绪就像一枚染色剂,渲染着人一生的喜、怒、哀、乐;情绪又像一枚催化剂,催发着人一生的悲、老、病、惧。 人在生活中,需要好的情绪,它是获得幸福与成功的动力,也是人生快乐的根基。同时,人也难免不被一触即发的坏情绪包围,从而心灰意冷、举止消沉,不仅影响人生事业,更重要的是危害身心健康。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游弋在情绪海洋中,在色彩斑斓的情绪世界里领略着人生五味。 请你试着把《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放在枕边,在情绪不适的时候,打开它,它可以帮助你熟悉自己的情绪世界,解决和预防心理疾病,永葆身心健康!
相关资料
经常运动另一个极有效的,驱除不良心境的自助手段是健身运动。哪怕你只是散步十分钟,对克服你的坏心情都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研究人员发现,健身运动能使人的身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功效与那些能提神醒脑的药物类似。但比药物更胜一筹的是,健身运动对人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要做到效果明显,最好是从事有氧运动–跑步、体操、骑车、游泳和其他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运动之后再洗个热水澡则效果更佳。合理饮食大脑活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于我们所吃的食物,因此情绪波动也常常与我们吃的东西有关。《食物与情绪》一书的作者索姆认为,对于那些每天早晨只喝一杯咖啡的人来说,心情不佳是不足为怪的。索姆建议,要确保心情愉快,应养成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早餐尤其不能省),限制咖啡和糖的摄人量(它们都可能使你过于激动),每天至少喝六至八杯水(脱水易使人疲劳)。据最新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更能使人心境平和、感觉舒畅。马萨诸塞州的营养生化学家詹狄斯·瓦特曼认为,碳水化合物能增加大脑血液中复合胺的含量,而该物质被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产生的镇静剂。各种水果、稻米、杂粮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积极乐观“一些人往往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思想等同于现实本身,”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其实,我们周围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他们加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问题的关键是你倾向选择哪一种?” 霍德斯做了一个极为有趣的实验。他将同一张卡通漫画显示给两组被试者看,其中一组的人员被要求用牙齿咬着一枝钢笔,这个姿势就仿佛在微笑一样;另一组人员则必须将笔用嘴唇衔着,显然,这种姿势使他们难以露出笑容。结果,霍德斯教授发现前一组比后一组被试者认为漫画更可笑。
本书特色
|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不仅会影响其工作、学习与生活,而且会危害其身心健康。反之,正面情绪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 本书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现代人所普遍面临的情绪障碍的成因及其危害,并针对不同人群所面临的情绪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及卓有成效的自我调适方法,使读者朋友在轻松的阅读中,不仅能找到驱除坏情绪的方法,更能体会和把握好情绪所带给我们的快乐。.. |
| 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情绪更是如此。 还是那句老话:请你试着把本书放在枕边……… |
目录
| 第1章人人面临情绪问题. |
| 第1节情绪的力量/2 |
| 情绪是生活的染色剂/2 |
| 情绪对于人生的意义/3 |
| 情绪的两极性/5 |
| 情绪的三种状态/7 |
| 表情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情绪语言/9 |
|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11 |
| 第2节情绪的“模样”/12 |
| 地狱与天堂/12 |
| 你的情绪健康吗/13 |
| 从负面情绪中“跳出来”/14 |
| 人人都会有情绪/17 |
| 幸福感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18 |
| 控制情绪的方法/20 |
| 第3节情绪好,身体好/24 |
| 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24 |
| 爱别人就是爱自己/27 |
| 愤怒害人更害己/27 |
| 快乐就健康/28 |
| 第4节好情绪,好生活/30 |
| 家是一个不讲理的地方/30 |
| 身在福中不知福/31 |
|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32 |
| 尽量让自己“放下”/33 |
| 内心平安,生活美好/35 |
| 第5节交际中的情绪良方/37 |
|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37 |
| 感谢“对手”/38 |
| 读人,你会吗/41 |
| 看不见的伤更需安慰/42 |
| 一句话的力量/42 |
| 不要逼别人认错/46 |
| 听的艺术/49 |
| 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50 |
| 第6节情绪决定成败/51 |
| 成功的人找方法/51 |
| 成功的人是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的人/52 |
| 成功的情绪障碍/53 |
| 保持成功者的心态/54 |
| 过去不等于未来/56 |
| 别把机会看成问题/58 |
| 将腐朽化为神奇/59 |
| 第7节情绪的影响力/60 |
| 谨防“情绪污染”/60 |
| 不要过于情绪化/63 |
| 慈悲的藤条/64 |
| 给人一个台阶下/65 |
|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66 |
| 第8节不良情绪排解法/67 |
| 情绪调节50则/67 |
| 改善情绪的妙方/69 |
| 走出心理牢笼/72 |
| 心理健康的“营养素”/73 |
| 情绪健康十项标准/74 |
| 第9节做自己情绪的主人/76 |
| 做情绪的主人/76 |
| 管理自己的情绪/77 |
| 转移自己情绪注意力/79 |
| 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80 |
| 放弃负面情绪/80 |
| 人生中最有力量的十种好情绪/81 |
| 第2章常见情绪障碍与自我调适 |
| 第1节愤怒情绪/86 |
| 控制愤怒的原则/86 |
| 平息怒气的最佳方案/87 |
| 冷静也是一种方法/88 |
| 学会生气/89 |
| 伤人以言,深于矛戟/90 |
| 改变心境,才能改变人生/91 |
| 第2节焦虑情绪/92 |
| 什么是焦虑情绪/92 |
| 焦虑是幸福生活的终结者/93 |
| 剥开焦虑情绪的“洋葱皮”/94 |
| 引起焦虑的原因/95 |
| 不要让小忧虑“长大”/96 |
| 向焦虑情绪挥手/97 |
| 第3节孤独情绪/99 |
| 现代人的通病/99 |
| 引起孤独的原因/100 |
| 拥有孤独的美/101 |
| 超越孤独/101 |
| 第4节社交恐惧情绪/102 |
| 人为什么会患社交恐惧症/102 |
| 形形色色的社交恐惧情绪/103 |
| 几种常见的社交恐惧现象/106 |
| 社交恐惧症的自我调适/108 |
| 第5节空虚情绪/109 |
| 长期的空虚感是病态的/109 |
| 空虚是一种消极的情绪/110 |
| 勇敢行动起来/111 |
| 告别空虚/112 |
| 第6节嫉妒情绪/114 |
| 嫉妒是一种病态心理/114 |
| 嫉妒心理的特征/115 |
| 嫉妒是心灵的深坑/116 |
| 与有嫉妒心的人相处的秘诀/117 |
| 如何化解嫉妒情绪/118 |
| 寻找真正的快乐/120 |
| 第7节猜疑情绪/120 |
| 人为何爱生猜疑之心/12l |
| 怎样克服恋爱中的猜疑心理/122 |
|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123 |
| 猜疑是夫妻生活的大忌/124 |
| 如何消除猜疑心理/125 |
| 不要有太多顾虑/126 |
| 猜疑会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127 |
| 第8节紧张情绪/128 |
| 过度紧张有损身心健康/128 |
| 如何控制考场上的紧张情绪/129 |
| 紧张情绪自我调适/130 |
| 消除情绪紧张十大妙计/131 |
| 每天抽时间放松自己/132 |
| 试着来杯下午茶/133 |
| 第9节自卑情绪/134 |
| 产生自卑的原因/134 |
| 自卑者的典型心理/135 |
| 自卑者的行为模式/136 |
|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137 |
| 战胜自卑/138 |
| 从自卑中超越自我/139 |
| 在积极进取中弥补自身的不足/140 |
| 用实际行动建立自信/141 |
| 第10节挫折情绪/143 |
| 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143 |
| 正确认识挫折/144 |
| 挫折是成功的伴侣/146 |
| 挫折不过是午饭中吃出的小石子../147 |
| 挫折心理的自我调适法/148 |
| 自古英雄多磨难/150 |
| 有挫折不必抱怨/151 |
| 跌倒,别忘了立刻爬起来/152 |
| 第11节忧郁情绪/154 |
| 忧郁症患病的原因/154 |
| 忧郁症的十大症状/155 |
| 哪些人易患忧郁症/157 |
| 正确认识忧郁症/157 |
| 忧郁症药物治疗/158 |
| 忧郁症的心理治疗/159 |
| 忧郁症的预防调适/160 |
| 第12节浮躁情绪/162 |
| 浮躁情绪的危害/162 |
| 浮躁情绪的特点/163 |
| 浮躁是青少年的通病/163 |
| 及时纠正孩子的浮躁情绪/164 |
| 浮躁情绪的自我调适/165 |
| 保持一颗平常心/166 |
| 第13节悲观情绪/167 |
| 哪些人容易悲观/167 |
| 明亮与灰暗/168 |
| 生活是美好的/168 |
| 培养洒脱.豁达的性格/169 |
| 让自己春风满面/170 |
| 消除悲观情绪的方法/171 |
| 第14节不满情绪/172 |
| 不满亦不会满/173 |
| 化不满情绪为创新契机/173 |
| 抛开人生无谓的负担/174 |
| 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175 |
| 退一步去想/176 |
| 问问自己是否目光过于短浅/176 |
| 第3章让好情绪充满全身 |
| 第1节爱/180 |
| 爱是“给予”/180 |
| 爱就是怜惜/181 |
| 爱别人首先要爱自己/183 |
| 爱人者,人恒爱之/184 |
| 爱只在心里/185 |
| 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186 |
| 第2节感恩/188 |
| 做一个百分之百负责任的人/188 |
|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190 |
| 感恩父母/191 |
| 感谢你的老板/193 |
| 感谢生活/194 |
| 感谢失败/195 |
| 感谢生活中的一点一滴/196 |
|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196 |
| 第3节宽容/197 |
| 宽容的美丽/198 |
| 宽容就是爱/198 |
| 宽容,人生难得的佳境/20l |
| 宽容自己/202 |
| 宽容是一剂精神补品/203 |
| 第4节微笑/204 |
| 穿透灵魂的微笑/204 |
| 学会自己微笑/205 |
| 笑是仁爱/206 |
| 发自内心的笑/207 |
| 微笑的作用/208 |
| 不能流泪就微笑/209 |
| 第5节热情/211 |
| 热情是成功的基因/211 |
| 人生需要一点疯狂/212 |
| 如何使热情高涨/213 |
| 第6节自信/214 |
| 自信是成功的一种习惯/215 |
| 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216 |
| 成就不会超出自信的高度/216 |
| 找回自信/217 |
| 不对自己失望/218 |
| 第7节快乐/219 |
| 放大自己的快乐/219 |
| 紧紧握住快乐的钥匙/220 |
| 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221 |
| 不要自寻烦恼/221 |
| 学会生产快乐/222 |
| 快乐创造法/225 |
| 常怀一颗欢喜心/226 |
| 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227 |
| 快乐不需要任何条件/227 |
| 将工作视为乐趣/228 |
| 第8节幽默/229 |
| 幽默是生活的调味剂/230 |
| 让幽默去摆脱烦恼/230 |
| 幽默是交往中的润滑剂/23l |
| 幽默是一种激励艺术/232 |
| 幽默是一种胸怀/234 |
| 幽默感的心理调节功能/235 |
| 怎样培养幽默感/236 |
| 第9节豁达/237 |
| 所谓豁达的人/237 |
| 摆脱困境的方式/238 |
| 豁达者的游戏精神/238 |
| 成大事者必有大胸襟/239 |
| 豁达才会赢得拥戴/240 |
| 宽容是生命的财富/241 |
| 学会养量/242 |
| 第10节幸福/242 |
| 幸福不必四处寻找/243 |
| 幸福或许就是这样/243 |
| 幸福是一种很平常的享受/244 |
| 你幸福吗/245 |
| 幸福只在一念间/246 |
| 感受幸福的九个步骤/247 |
| 第4章各种特定人群的情绪障碍调适 |
| 第1节男人的情绪障碍调适/250 |
| 将焦虑解放出来/250 |
| 不轻易哭,但可以哭/252 |
| 男人的几种生活模式/253 |
| 男人的“雷区”/256 |
| 十个让男人放松的“私密空间”/258 |
| 第2节女人的情绪障碍调适/259 |
| 注意情绪化背后的潜在问题/260 |
| 女人的几种不良情绪类型/261 |
| 让女性远离不良情绪困扰的心理处方/264 |
| 第3节儿童的情绪障碍调适/267 |
| 打造孩子完美的情绪智力/267 |
| 小人大脾气/270 |
| 孩子受压抑的七种表现/271 |
| 儿童不良情绪的调适/275 |
|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276 |
| 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方案/278 |
| 让孩子有成功感/279 |
| 第4节老年人的情绪障碍调适/281 |
| 几种常见的老年人情绪现象/282 |
| 老年人情绪障碍自我调适/283 |
|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284 |
| 老年人情绪健康“四要”/284 |
| 情绪与养志/285 |
| 寻找快乐的老人多康健/286 |
| 第5节职场中的情绪障碍调适/288 |
| 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288 |
| 放下负面情绪/289 |
| 照顾别人的情绪/290 |
| 求职时的情绪控制/293 |
| 找回上班好心情…/294 |
节选
情绪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不仅会影响其工作、学习与生活,而且会危害其身心健康。反之,正面情绪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出发,详细剖析了现代人所普遍面临的情绪障碍的成因及其危害,并针对不同人群所面临的情绪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及卓有成效的自我调适方法,使读者朋友在轻松的阅读中,不仅能找到驱除坏情绪的方法,更能体会和把握好情绪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做自己。情绪更是如此。还是那句老话:请你试着把《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放在枕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