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森著
页数:41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68539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清史讲义》亦是孟森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在编写本书时参考了《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取《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运用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全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特别肯定了康熙帝削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收抚外蒙古、亲征噶尔丹的重大功绩。
作者简介
孟森(1869-1937),中国近代史学家、明清史学大家。字莼孙,号心史,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早年受聘于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旋至译学馆主持翻译事务,后在日本留学。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执行书记。1913年4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后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多有精湛之处。1929年,受聘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31年,受聘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心史丛刊》、《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讲义》、《满洲开国史讲义》等,另有论文百余篇。
本书特色
《清史讲义(精)》亦是孟森先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在写本书时参考了《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取《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考证,运用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了清之先世源流、揭示了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核心问题。全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几章,对清代从开国到国运由盛转衰的过程和重要史实进行了有力的论证,特别肯定了康熙帝削平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收抚外蒙古、亲征噶尔丹的重大功绩。
目录
第二编 各论第一章 开国第一节 太祖第二节 太宗第三节 世祖第二章 巩固国基第一节 圣祖嗣立至亲政第二节 撤藩第三节 取台湾第四节 治河第五节 绥服蒙古第六节 定西藏第七节 移风俗第八节 兴文教第九节 盛明之缺失第三章 全盛第一节 世宗初政第二节 雍正朝特定之制第三节 武功之继续一——收青海及喀木第四节 武功之继续二——再定西藏第五节 武功之继续三——取准噶尔第六节 武功之继续四——取回疆第七节 世宗兄弟间之惨祸第八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上)——禅学第九节 雍乾之学术文化(下)——儒学第四章 嘉道守文第一节 内禅第二节 嘉庆间兵事一——三省苗第三节 嘉庆间兵事二——三省白莲教第四节 嘉庆间兵事三——海患第五节 嘉庆间兵事四——畿辅天理教第六节 道光朝士习之转移第七节 鸦片案第八节 鸦片案究竟第五章 咸同之转危为安第一节 太平军(上)第二节 太平军(中)第三节 太平军(下)第四节 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第五节 平捻第六节 平回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