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奇瑞
页数:260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030638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城市精神与理想呈现: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发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期望通过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做出学术和学科意义上的梳理与判断,总结历史,面对当下,开拓未来。城市化语境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城市是公共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公共艺术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因。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催生着我们当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公共艺术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城市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城市公共艺术的缘起与发展
第三节 城市公共艺术的类型
第二章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历程研究
第二节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分析评价
第三章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形态营造
第一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园空间建设
第二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广场空间建设
第三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滨水空间建设
第四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道路空间建设
第五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门户空间建设
第六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历史街区空间建设
第四章 中国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艺术介入方式
第一节 历史追述与城市根性文化营造
第二节 重大事件缅怀与城市空间记忆
第三节 城市视觉提炼与空间精神激活
第四节 地域特色建设与城市个性张扬
第五章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
第一节 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公共艺术策划与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第三节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编制的必要性探索
第四节 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运营模式
第一节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与空间改造结合
……
第七章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节选
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缺乏特色也有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艺术发展受前苏联影响较为深刻,主流意识形态上并不真正鼓励特色文化的挖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大发展,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逐步得到解放,世界文化发展的先进成果不断冲击着我国,遗憾的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仍旧呈现出城市文化的缺失,仅仅停留在千城一面的阶段。 另外,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还存在诸多影响因素。目前中国城市建设还是停留在加强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并没有把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公共设施与公共事业的范畴之内,使得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呈现出被边缘化的现象。城市管理者个人审美情趣不高,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于城市公共艺术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也是导致目前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 2.缺少对城市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延续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阅读到城市的精神和城市文化的精髓。 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最美妙、最高级、最复杂而又最深刻的产物。由于它独特的自然(山脉水系气候)、城市景观(街道、小区、公园、绿地等)、人文和历史背景形成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如西安的秦唐文化、杭州的南宋文化等。人类塑造生存环境,构成不同文化特征的城市,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塑造城市居民的品质。 作为城市环境元素之一的城市公共艺术,理所当然要尊重城市文化的特点。而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在大张旗鼓地进行时,往往都忽略了城市公共艺术所处的地域空间属性,忽略了对城市历史人文脉络的梳理和挖掘,都匆匆上马,完成任务了事。 3.缺少统筹规划,建设混乱无序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公共艺术既然设置于城市公共空间之中,就必然与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设计产生联系,这一点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城市公共艺术一旦与城市规划和设计相脱节,必将会妨碍其整体氛围的营造。 当前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规划与造型的结合还比较滞后,具体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还没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之中,在分区规划乃至详细规划中重视程度也十分不足。公共艺术建设基本脱离了城市规划系统,这样必然会导致建设的无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选址不当、造型粗俗、格调不高、与空间环境格格不入、盲目崇拜模仿西方的公共艺术作品充斥着城市的公共空间。另外,还会导致公共艺术建设受某些领导个人意志的影响,大干快上、集中开发,在某些不适合建设的区域进行集中式、密集式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在城市空间之中的艺术作品,其艺术水准、艺术生命力可想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