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萍
页数:217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22760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考政策的制订事关重大,高考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发展方向都要获得理念的支撑和引导,深刻系统的理论研究是政策制订的依据之一,高考的制度“善”以及缘何“善”、如何“善”是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本书以高考制度伦理为研究对象,围绕着高考制度的基本价值和终极价值,讨论公正、平等、效率、秩序和人的发展等价值取向在高考制度发展中的演绎以及彼此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并结合对高考制度历史沿革的梳理与评价,对当今高考制度的评价遭遇进行解析。本书旨在为高考改革提供制度向“善”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徐萍,女,辽宁开原人,教育学博士。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之后进入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高考制度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报告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一等金资助。现就职于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主要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在《求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高教》《高教探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教育与考试》《湖北招生考试》(理论版)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本书特色
高考政策的制订事关重大,高考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发展方向都要获得理论的支撑和引导,深刻系统的理论研究是政策制订的依据之一,高考的制度
“善”以及缘何“善”、如何“善”是需要进行深入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由徐萍最的《高考制度伦理研究/高考改革研究丛书》以高考制度伦理为研究对象,围绕着高考制度的基本价值和终最价值,讨论公正、平等、效率、秩序和人的发展等价值取向在高考制度发展中的演绎以及彼此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并结合对高考制度历史沿革的梳理与评价,对当今高考制度的评价遭遇进行解析。本书旨在为高考改革提供制度向“善”的理论依据。
目录
第一章 高考制度的哲学观照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起源与建制一、考试起源与延续的社会文化基础二、考试制度的人性论和认识论基础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体系与功能一、高考制度的体系二、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三、高考制度的功能发挥与限制第三节 高考制度变迁的理性主义解释一、高考制度的历史逻辑起点二、高考制度的路径依赖与创新三、高考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互补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第一节 高考制度的目的性价值一、公正与平等二、高考制度公正的谱系第二节 高考制度的工具性价值一、效率与秩序二、高考制度的效率性与效率第三节 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一、高考考试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考制度与人的发展第一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观二、教育目的视野中的人的发展第二节 高考制度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一、制度德性与制度育人二、制度异化与人的异化三、学历社会与人的发展第三节 高考改革与人的发展一、考试制度改革与人的发展二、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与人的发展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选制度的伦理评价:从科举到高考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伦理评价一、科举社会时代的评价二、废科举前后的评价三、科举学兴起后的评价第二节 近代中国高校入学制度的伦理评价一、近代中国高校入学制度的艰难选择二、近代中国高校入学制度的利弊得失第三节 高考制度的伦理评价一、对统一考试制度的评价二、对招生录取制度的评价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考制度的伦理评价:反思与重构第一节 制度伦理评价的合理性一、制度伦理的历史主义二、制度价值的现实可行性第二节 对高考制度公正性评价的反思一、对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的反思二、对评价尺度与评价标准的反思第三节 两种高考制度“恶”一、制度妥协所致的高考制度“恶”二、制度缺失所致的高考制度“恶”本章小结
余论:高考制度伦理是公共行政伦理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