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大运河

封面

作者:李德楠编著

页数:137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580145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符号江苏口袋本》精选具代表性、具符号意义的江苏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中英文图书,剖析历史与现实内涵,凸现江苏的人文底蕴,扩大江苏的文化影响力,形成江苏文化品牌。  丛书以精炼简洁的文字配以精美别致的符号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每个江苏符号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兼具故事性与实用性,可读可查,让中外读者迅速掌握对江苏符号基本而广泛的认知,并获取可进一步了解、考察各符号的信息渠道,堪称精巧便携的图文版“江苏符号指南”。  《大运河》为该丛书之一。  中国的运河开凿已有2500多年历史,以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工程成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时至今日,京杭运河江苏段保存基本完好,全长683千米,是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的水道。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首批遗产点段分布在8个省27个城市,其中江苏省以6个城市入选为多,江苏省的扬州市则以9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成为大运河全线列入遗产多的遗产区。

作者简介

李德楠,男,1975年生,山东临沂人。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以及运河学的教学与研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中国运河史专题、运河文化与遗产保护等课程,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现为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成员,曾在《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农史》、《江淮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古代尤其是明、清、民国时期大运河在江苏地区的演变、环境变迁的得与失,城市和乡镇空间的特征,人居环境的变迁,包括沿运水利和公共设施、自然、人文遗产和生态景观。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注重理论阐释和实例相结合,特别适合于规划学、建筑学、设计学、景观学、美术学、历史学、地理学研究和旅游者阅读。

目录

引言 难以置信的东方奇迹

第一章 大运河是怎样建成的
第一节 大运河建设的背景
第二节 大运河建设的历程

第二章 大运河是怎样管理的
第一节 改变天然河道的技术
第二节 “水上高速公路”的通航

第三章 大运河串起的繁荣
第一节 大运河上的繁华城市
第二节 大运河上的巨量物资
第三节 大运河上的各类人群

第四章 大运河独特的价值
第一节 大运河是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第二节 大运河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
第三节 大运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见证
第四节 大运河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附:运河文化知识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大运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4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