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权瀛
页数:202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89231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大国。从医几十载,最使我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在中国仅有35%,大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至今尚处于不知情和未治疗状态。即使已经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又因为种种原因,治疗不到位、不规律,使得病情不断进展,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据报道,在中国每年约有 100万人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均每分钟就有 2.5人死于这一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 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全因死亡排序将上升为第 3位。然而最近有报道指出,2015年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率已经提前居于第 3位,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至今我国慢病防控规划中依然没有将该病纳入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书中有作者多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和研究方面的经验总结,收集了这期间已发表的97篇文献,其中既包括了我自己及我与多名研究生一起完成的若干论著、调查报告,还有一些综述和述评,对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 (GOLD)》,也结合我的临床经验,从个人角度进行了简单解读和评析。
作者简介
何权瀛,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2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曾赴日本自治医大研修。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国内认可的知名呼吸病专家和呼吸病学科带头人。现任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基层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美国ACCPZI深会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顾问,《中国呼吸和危重监护杂志》《医学与哲学》副主编,此外还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20余家杂志担任常务编委或编委。长期致力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疾病防治研究,主编医学专著10部,参编医学著作25本,医学科普丛书3本,发表论文500多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卫生部科研基金3项、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先后获“卫生部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睡眠科学技术终生成就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生17名。
本书特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本书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从发病、诊治和预后方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年中的临床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对国内外大型会议上的最新报告和最新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临床参考书。
目录
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结 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看我们对此病的治疗及其本质的认识之间尚存在很大的差距 应全面深入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其各种病因之间的复杂关系 1.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2.长期无机粉尘暴露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病存在易感性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功能受损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5.我们前期的一些研究认为,出生低体重与成年后发生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相关性 6.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一定相关性 7.基因多态性比单个易感基因更能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键环节和具体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8.气道慢性炎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9.氧化 —抗氧化失衡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10.蛋白酶 —抗蛋白酶失衡通过损害细胞外基质和调节细胞 的活性和功能而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 11.胆碱能神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的执行状况及诊断的可靠性 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特点使得早期诊断困难重重 13.因为种种原因,在我国全面开展肺功能检查还不能实现 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的执行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鉴别诊断不够全面和充分 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是一项值得关注的 事情 16.通过文献分析寻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诊率低的原因 17.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是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手 段,但是要广泛开展却存在各种困难 18.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可以 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 19.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合并症中反向寻找并确诊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是临床一种有效途径 20.主动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其他合并症患者也有利 于其早期诊断 21.在高危人群体检中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菜单亦 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 22.胸部 HRCT可否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诊断的定量指 标,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警模型已经建立,但还难以广泛用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24.究竟何时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指征不明确,可 能会使一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漏诊 25.弥散功能测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评估具 有重要意义 26.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评估中应增加最大通 气和通气储备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的综合评估还存在一些不足 2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对其病情的评估方法还 有待于简化才利于推广 28. 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评估缺乏全面性 29.肺功能检查作为一项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未来发作 风险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目前还没做到全面实施 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 性加重的定义在临床实践中执行起来存在诸多问题 31.如何准确回忆过去一年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 重次数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策略在立足于控制现 有症状的基础上力争减少未来发作风险,但尚存在一些问题 32.现有的药物治疗措施多半属于对症处理,缺少治本措施 33.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是 C组和 D组) 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安全性还需要今后进行更严 谨且长期的验证 34.对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的 不良反应认识不够,重视不足 35.现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策略中缺少相应的临床表型思维 现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药物的疗效有待评价 3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可以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 3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治疗基本上还处于对症治疗和治标的阶段 38.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的主 要措施,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气道炎症 39.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作用的 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 4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合并症应当包括脑血管病,特别是卒中 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终会发展为慢性肺心病和右心衰竭 4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更多、更 重、肺功能更差,应当重视这一潜在的危害 4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时病情 更重,进展更快,预后更差 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问题必须要重视 45.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各种合并症列入到其病情综合评 估体系有必要,但还需要做更艰巨和细致的研究 4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局限性 47.应当重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症的治疗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理氧疗问题初步探讨 48.合理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占有的地位 49. 2017年 GOLD中指出,部分患者长程氧疗对于可以测定 的预后没有持续明确的好处 50.氧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51.国内外 AECOPD氧疗处方的执行情况 52.高浓度吸氧的危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教育和长期管理任重而道远 5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容置疑 54.我们一直在探讨一种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患者教育管理模式 55.应进行长期教育管理效果的评估 56.应进一步落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级医疗和转诊 对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管 理的一些初步思索 57.对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治标准还 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58.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诊治过程中作为一个综合 征的必要性有待商榷 59.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视为一个疾病实体可能会模 糊两个疾病之间的界限 60.对于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这一概念的分 析和个人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控的新思路 61.认识肺气虚的实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 程研究有重要意义 62.弄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脾阳虚的本质及其对机体 的影响,有助于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障碍 的发生机制,有效地改善营养状态 63.从中医脾虚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的 发生机制对于防治呼吸衰竭是十分重要的 64.从脾虚角度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 6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中针 对不同发病阶段辨证分型论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卫生经济学的关注 66.临床医生应该了解一些卫生经济学的知识 6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卫生经济学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需要引起重视 68.我国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卫生经济学的研究亟须广泛开展 补遗:从鲁迅死亡原因的考证看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出版者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慢性阻塞必肺疾病何权瀛2016观点》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73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