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9观点

封面

作者:何权瀛

页数:20,246页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89496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认识、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现状, 参考GOLD与我国权威流行病学调研的数据, 进行全面阐述与解读。

作者简介

何权瀛,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部)医疗系,1982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1992年赴日本自治
医科大学研修。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教授,主任医
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知名呼吸病专家和呼吸病
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
眠呼吸暂停疾病的防治研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顾问、北京医师协会常
务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呼吸内科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资深会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国呼吸和危重监护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社区医师》杂志顾问、副主编,此外还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 20余
家杂志担任常务编委或编委。
主编医学专著 14部,参编医学著作 30余部、医学科普丛
书 3本,发表论文 606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项、卫生部科研基金 3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先后获得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华预防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11名,博士研究生 17名。

本书特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本书作者在2016版的基础上,补充并新增新的进展和看法,使内容更全面,观点更突出,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临床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Contents
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结 / 001
COPD的治疗现状与对其本质的认识之间尚存差距 / 006
1. 2017年、2018年和 2019年 GOLD对 COPD的定义与现实明显不符 / 006

2.从
COPD的定义看,我们对此病的治疗及其本质的认识之间尚存在很大差距 / 011

应全面深入认识 COPD的病因及各种病因之间的复杂关系 / 016
3. 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 COPD的危险因素 / 018

4. 长期无机粉尘暴露可引起 COPD的发病 / 019

5. COPD患者发病存在易感性 / 020

6. COPD和肺功能受损具有家族聚集倾向 / 021

7.
我们前期的一些研究认为,出生低体重与成年后发生 COPD具有相关性 / 023

8. 儿童时期下呼吸道感染与成年后发生 COPD有一定相关性 / 023

9. 基因多态性比单个易感基因更能影响 COPD的发病 / 024

COPD发病的关键环节和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 030
10. 气道慢性炎症在 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030

11. 氧化 -抗氧化失衡在 COP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035

12. 蛋白酶 -抗蛋白酶失衡通过损害细胞外基质和调节细胞的活性和功能而影响 COPD的发病 / 037

13. 胆碱能神经在 COP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041

目前国内 COPD诊断标准的执行状况及诊断的可靠性 / 044
14. COPD的发病特点使得早期诊断困难重重 / 045

15. 在我国全面开展肺功能检查尚不能实现 / 045

16. COPD诊断标准的执行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 046

17. COPD的鉴别诊断在诊断中不可或缺 / 048

如何提高 COPD的早期诊断率 / 052
18. 通过文献分析寻找 COPD就诊率低的原因 / 053

19. 流行病学调查难以广泛开展 / 057

20. 从 COPD的高危人群中筛查 COPD / 058

21. 从 COPD的合并症中反向寻找 COPD / 059

22. 从住院的肺癌患者中发现 COPD / 060

23. 通过常规体检早期发现 COPD / 062

24. 早期评估肺结构的改变也是早期 COPD诊断的重要方向 / 064

25. 通过易感基因检测早期预测 COPD / 064

26. 成效与挑战兼具的 COPD早期诊断 / 065

27.国外对于
COPD早期诊断途径的探索 / 067

28. 提高 COPD早期诊断率的实施方法 / 068

29.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用作 COPD早期诊断参数的可行性探究 / 072

30. FEV1/FVC< 70%作为 COPD的诊断标准,究竟是否合适 / 072

肺功能检查在 COPD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 078
31.
究竟何时需要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指征不明确,可能会使一部分COPD患者漏诊 / 078

32. 肺弥散功能测定对于 COPD患者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085

33. 在对 COPD患者进行评估中应增加最大通气和通气储备测定 / 091

COPD病情的综合评估尚存不足 / 094
34. COPD全球倡议中对其病情的评估方法还有待于简化才利于推广 / 094

35. mMRC对 COPD患者的症状评估缺乏全面性 / 095

36.
肺功能检查作为一项预测 COPD未来发作风险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目前还没做到全面实施 / 095

37. COPD全球倡议中对于 COPD急性加重的定义在临床实践中执行起来存在诸多问题 / 096

38. 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准确回忆过去 1年中发生 AECOPD的次数 / 098

39.稳定期
COPD的药物治疗策略立足于控制现有症状,多半属于对

稳定期 COPD的药物治疗策略 / 101
症处理,缺少治本措施 / 101
40.稳定期 COPD患者(C组和 D组)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安全性还需要今后进行更严谨且长期的验证 / 107
41. 现有的 COPD治疗策略中缺少相应的临床表型思维 / 108
现有 COPD治疗药物的疗效有待评价 / 111
42. ICS对于 COPD治疗作用的局限性十分明显 / 111
COPD合并症 / 115
43. COPD的合并症应当包括脑血管病,特别是脑卒中 / 116
44. COPD最终会发展为慢性肺心病和右心衰竭 / 116
45. 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临床症状更多、更重,肺功能更差,应当重视这一潜在的危害 / 117
46. COPD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时病情更重,进展更快,预后更差 / 121
47. COPD合并肺结核问题必须要重视 / 121
48.COPD与肺癌 / 12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何权瀛2019观点》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00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