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长青著
页数:203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937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货币政策能否作用于实体经济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即货币政策的效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实体经济的健康与否。本书在文献梳理基础上,首先从现有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与经济结构各个层面的不平衡现象之间的矛盾出发,在回顾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历史和经济改革发展轨迹的基础上,发现现有统一制定实施的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在一些层面上甚至会加深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之后,通过梳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探索货币政策如何通过传导机制影响经济结构的各个层面,试图总结出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各层面产生不同效用的作用机理以及各层面效用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在VAR计量模型和面板数据(Panel Date)模型的分析框架下通过实证方式分区域、产业、城乡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四个方面验证我国货币政策的效用。在全面、系统的反映出货币政策在经济结构各层面效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当前现实国情和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当前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方案和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应该采取具体的措施。
作者简介
宋长青,山东省沂水县人,经济学博士。曾在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6年主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并多次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土整治事业费项目以及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项目等。
本书特色
本书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最货币区、货币政策有效性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和金融危机后经济结构失衡的总体特征为出发点,分别从区域、城乡、行业和不同性质企业四个方面,研究了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差异化效应问题。最后,从体制和制度的角度深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差异化效应产生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差异化货币政策操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目录
录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意义… 2
1.2.1理论意义… 2
1.2.2现实意义… 3
1.3概念的界定… 4
1.3.1货币政策效应… 4
1.3.2货币政策差异效应… 4
1.4研究思路和方法… 4
1.4.1研究思路… 4
1.4.2研究方法… 5
1.5研究内容与框架… 6
1.5.1研究内容… 6
1.5.2研究框架… 8
1.6主要创新点… 8
2 文献综述… 10
2.1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之争… 10
2.2货币政策与经济结构关系的研究综述… 14
2.2.1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综述… 14
2.2.2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研究综述… 17
2.2.3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研究综述… 19
2.2.4货币政策不同类型企业效应研究综述… 21
2.3对已有研究的简单评述… 23
3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25
3.1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25
3.1.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5
3.1.2货币政策差异效应形成机理… 28
3.2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性分析… 39
3.2.1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践的历史变迁… 39
3.2.2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点… 42
3.2.3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特殊环境… 44
3.2.4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复杂性… 47
3.3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一般分析… 48
3.4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差异效应的数理分析… 50
3.4.1研究思路的借鉴… 50
3.4.2模型的拓展… 51
3.5本章小结… 53
4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54
4.1区域经济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54
4.1.1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描述… 54
4.1.2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 58
4.2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检验… 59
4.2.1模型的选择… 60
4.2.2变量的选取… 62
4.2.3实证检验… 66
4.3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形成原因… 70
4.3.1经济因素… 70
4.3.2政治因素… 74
4.4本章小结… 75
5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分析… 76
5.1城乡经济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76
5.1.1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描述… 76
5.1.2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 79
5.2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的实证检验… 80
5.2.1数据选取… 81
5.2.2平稳性检验… 81
5.2.3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81
5.2.4检验结果分析… 83
5.3我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的形成原因… 83
5.3.1城乡金融二元结构… 84
5.3.2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负效应… 84
5.3.3金融发展水平的城乡差异… 85
5.3.4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88
5.4本章小结… 88
6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分析… 90
6.1行业发展不平衡现状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90
6.1.1我国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描述… 90
6.1.2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 91
6.2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实证检验… 92
6.2.1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92
6.2.2变量的选取… 93
6.2.3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94
6.3我国货币政策行业效应的形成原因… 99
6.3.1行业贷款率… 99
6.3.2行业企业平均规模… 99
6.3.3价格形成机制… 100
6.3.4出口依存度… 101
6.4本章小结… 101
7 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效应分析… 103
7.1不同性质企业发展不平衡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103
7.1.1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描述… 103
7.1.2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 105
7.2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效应的实证检验… 106
7.2.1变量选取… 106
7.2.2平稳性检验… 107
7.2.3 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 107
7.2.4检验结果分析… 110
7.3我国货币政策不同性质企业间差异效应的形成原因… 110
7.3.1融资环境不同… 110
7.3.2政策环境不同… 111
7.3.3经营约束不同… 112
7.4本章小结… 113
8 结论与展望… 114
8.1研究总结… 114
8.2结论与创新… 114
8.2.1本文主要结论… 114
8.2.2主要创新点… 116
8.3政策建议… 116
8.4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119
8.4.1本文局限性… 119
8.4.2研究展望… 119
参考文献… 121
附 录… 127
相关研究成果…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