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水浒研究史脞论

封面

作者:刘天振著

页数:32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959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即使从明朝嘉靖年间《百川书志》、《宝文堂书目》著录《水浒传》版本算起,《水浒传》研究也已走过将近五百年的历史,伴随学术观念的变迁,学术方法的更新,其研究视野不断得以拓展,研究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广泛延伸至文献研究、文本研究、传播研究、影响研究、文化研究等诸多方面。本书不求面面俱到,惟冀于所探讨的话题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仅就明清以来《水浒传》研究方法的演进、文献学视域中的作者、版本、本事及成书研究、文本视角的思想意涵及叙事艺术研究、影响层面的续书现象及版画插图研究等现状,进行回顾与反思,而且偏重于20世纪初以来现代学术语境下《水浒传》研究历程的梳理与透视。因此本书拟以“脞论”命题。在上述几个方面,力求梳理出最具实证力的材料,提挈出最有说服力的观点。然后讨覈材料的可信度,辩析观点的说服力,表达自己的新见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改进、提高的具体思路。

作者简介

刘天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江南文化。于《南开学报》、《复旦学报》、《光明日报》、《戏剧艺术》、《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部分论文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明清江南城市商业出版与文化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明代通俗类书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主持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学视域中的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研究》(13BZW07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代类书体小说集研究》(10YJA751046)、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明清江南城市商业出版与文化传播研究》(06JDJN010YB)及《明代通俗类书研究》(N03WX11)等。

目录

绪言第一章 《水浒传》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研究方法及其现代传承 第二节 20世纪《水浒传》研究方法的演进与检讨第二章 《水浒传》作者研究面面观 第一节 扑朔迷离的“罗贯中”说 第二节 疑云重重的“施耐庵”说 第三节 苏北“施耐庵文物史料”真伪争论述要 第四节 调和二说的“施、罗合著说” 第五节 普泛笼统的“集体创作说”第三章 《水浒传》版本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的原本 第二节 简本系统研究述评 第三节 “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论争述评第四章 《水浒传》本事研究 第一节 《水浒传》人物原型考证 第二节 宋江形象研究 第三节 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形象研究 第四节 杨志、关胜、燕青等人物原型研究 第五节 关于《水浒传》中“梁山泊”之由来的争论 第六节 《水浒传》人物绰号研究第五章 《水浒传》思想意旨研究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主旨二元对立争论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反政府说”及其他 第三节 《水浒传》“农民起义”说之反思 第四节 90年代以来的《水浒传》多元主题论第六章 《水浒传》叙事艺术研究 第一节 明清人对于《水浒传》艺术价值的论述 第二节 对《水浒传》人物塑造艺术的论述 第三节 《水浒传》结构艺术研究 第四节 金圣叹的小说创作沦和《水浒传》文法论 第五节 对《水浒传》语言风格的评论第七章 《水浒传》影响研究 第一节 《荡寇志》研究史述评 第二节 《水浒后传》研究 第三节 《后水浒传》研究 第四节 《水浒传》版画插图研究述略 第五节 黄肇初刻本《陈章侯水浒叶子引》作者辨正及考索 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水浒研究史脞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7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