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林业法律知识读本

封面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

页数:141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2126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林业法律知识读本(以案释法版)》全面又突出重点地普及林业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包括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和林地保护管理办法以及退更还林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的基本法律知识,同时选取大量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切入执法难点和行业关注热点,是一本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学习林业法律知识的实用读本。

作者简介

  陈泽宪,男,汉族,1954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作为中美法律教育交流委员会(CLEEC)项目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法学院研修,担任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和耶鲁大学法学院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应邀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修改小组成员参加过刑法修订起草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以案释法01 严格依法办事、坚持从严治党
以案释法02 让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三节 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以案释法03 化解矛盾终究须靠法
以案释法04 权力不能越出制度的笼子
第四节 “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第二章 宪法
第一节 概述
以案释法05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第二节 我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第三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功能
第五节 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

第三章 我国行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行政组织法
第三节 行政行为法
以案释法06 违法行政决定被撤销
第四节 行政监督法
以案释法07 行政不作为被判败诉

第四章 我国林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 林业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林业法律制度的现状
第三节 林业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第五章 森林法
第一节 森林法概述
以案释法08 多次盗伐林木受刑罚
第二节 森林经营管理
以案释法09 非法改变林地用途案
第三节 植树造林
以案释法10 放牧毁树须担责
以案释法11 滥伐林木案
第四节 森林防火
以案释法12 王某放火案
第五节 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管理
第六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第七节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第八节 法律责任

第六章 自然保护区条例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条例概述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建设
以案释法13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被破坏案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以案释法14 擅自移动保护区界标被罚款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防沙治沙法
第一节 防沙治沙法概述
以案释法15 依法治沙受保护
第二节 防沙治沙规划
以案释法16 公益性治沙也需遵守规定
第三节 防沙治沙预防
以案释法17 在沙化土地上放牧应按照草原承载量
第四节 沙化土地的治理
以案释法18 沙化土地,植被保护优先
第五节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一节 野生动物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野生动物保护
以案释法19 好心放生受处罚
以案释法20 非法猎捕受刑罚
第三节 野生动物的管理
以案释法21 买卖宠物被判刑
以案释法22 国外携带野生动物制品回国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节 法律责任

第九章 土地管理法和林地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节 土地法概述
以案释法23 房屋买卖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纠纷
以案释法24 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纠纷案
第二节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以案释法25 某公司不服国土资源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案
第三节 土地调查和统计制度
以案释法26 马某不服郑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宅基地转为国有土地案
以案释法27 宅基地纠纷案
第四节 林地的征用和占用以及补偿安置

第十章 退耕还林条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退耕还林目标责任制
以案释法28 提供了技术性劳务、约定参与盈余分配应视为合伙人
第三节 造林、管护与检查验收
以案释法29 贪污退耕还林款受刑罚
以案释法30 乱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受刑事处罚
第四节 禁止垄断经营种苗和哄抬种苗价格
附录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林业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的通知

节选

  二、“谁执法谁普法”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坚持贴近基层、服务群众,以建立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为抓手,以开展“学习宪法、尊法守法”等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通过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教育活动,普及现有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和行政执法水平,增强相关法治主体的法律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法治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  (一)坚持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相结合的原则  使普法宣传教育渗透执法办案全过程,利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通过文明执法促进深度普法,通过广泛普法促进文明执法。在各行业监管中,以行政执法、公众参与、以案释法为导向,形成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工作长效机制,实行长态化普法。在执法工作中,要加大对案件当事人的法律宣传教育,只有在当事人中积极进行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宣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才能让广大群众更为有效地学习法律知识,才能从实际案件中学法、懂法、用法,有效维护自身权利。  (二)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原则  各机关单位根据担负职能和工作特点,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的同时,以各自业务领域为主要方向,结合“宪法法律宣传月”和“3·15″‘12·4”法治宣传日等特殊时段和节点。面向执法对象、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开展广泛的群众性法治宣传活动。开展各类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集中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三)坚持上下联动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强化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指导,坚持市、县、乡三级联动普法。落实普法工作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对部门普法工作的监督考核,努力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四、“谁执法谁普法”的主要任务(一)切实落实普法工作责任制“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主体要结合自身实际,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局工作统筹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健全完善普法领导机制,明确领导职责,加强普法办公室的建设,保证普法工作所需人员和经费。  (二)着力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1.认真开展面向社会的普法活动  结合“12·4”国家宪法日、“4·7”世界卫生日、“7·11”世界人口日等各种主题活动,通过集中宣传咨询、印发资料、LED屏滚动播出等方式,以及网站、微信、微博、广播、电视、报刊等传播平台,围绕行业普法工作重点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行业执法工作的重点,开展面向大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2.扎实做好系统内人员的法治教育  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以及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等法律知识为重点,把法治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办班、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交流会、组织或参加法律知识考试、自学等方式,加大系统内工作人员法治学习力度,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理念、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普法执法有机融合  寓普法于执法之中,把普法与执法紧密结合起来,使执法过程成为最生动的普法实践,大力促进普法与执法的有机融合。让法治宣传渗透执法办案的各环节、全过程,利用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法律、宣传法律,通过深化普法,预防违法行为,减少执法阻力,巩固执法成果。  (四)全面建立以案释法制度体系  1.建立典型案例评选制度  以案释法是利用身边或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案例诠释法律的过程,要精心筛选具有重大典型教育意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身边的案例…‘成熟的案例”“针对性强的案例”,作为释法重点。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活动,评选出具有行业特点且与社会大众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2.建立典型案例传播制度通过在部门网站设立以案释法专栏、免费发放典型案例宣传册等方式,以案释法、以案讲法,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过程,了解案件审理、办结的情况。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协调,推动落实新闻媒体的公益普法责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法治传播作用。探索与媒体合作举办以案释法类节目,邀请媒体参与执法,积极引导社会法治风尚,增强法治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林业法律知识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