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清末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封面

作者:田牛著

页数:337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459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经济失调的反映。清末通胀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通胀成因的考察反映财政权力分配格局和货币思想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在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同时,社会、经济等方面一系列的反应。财政权力分散下的通货膨胀不仅具有物价上涨、经济波动的普遍特征,同时具备区域性、层级性等自身特点。当中央政府介入之后,整顿经济进一步演化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逐渐成为新政财政、货币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一部政治、经济互动的社会变革史。本文选取清末通胀作为研究对象,以1900-1911年为历史的横截面,将其放置于清末财政权力下移与外移、传统货币、财政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大背景下予以探讨,针对通胀历史因素、思想动机、权力分配、政府能力等方面进行层层剖视。

作者简介

田牛(1984-),山东成武人。2004-2008年在铜陵学院会计系学习。毕业时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研究生,侧重经济史方面学习,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冯祖贻先生。2012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继续攻读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师从于著名历史学家彭南生先生。读书、工作期间,在《贵州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本书特色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库·2016年:清末通货膨胀问题研究(1900~1911)》从财政权力分配角度出发力图对清末通货膨胀做出新的解释。《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库·2016年:清末通货膨胀问题研究(1900~1911)》选取清末通胀作为研究对象,以1900-1911年为历史的横截面,将其放置于清末财政权力下移与外移、传统货币、财政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大背景下予以探讨,针对通胀历史因素、思想动机、权力分配、政府能力等方面进行层层剖视。笔者试图通过清末通货膨胀为载体,尝试揭示传统财政、货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和财政权力下移与外移的历史背景下,财政危机诱发的经济失调。

目录

导论
一、通货膨胀下的社会与经济
二、理论方法
三、学术史回顾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咸丰朝的通货膨胀
第一节 财政危机触发下的通货膨胀
一、“道光萧条”下的短缺财政
二、鸦片战争与经济的持续萧条对窘竭财政的冲击
第二节 咸丰时期通货膨胀的发展
一、太平天国运动对财政的冲击
二、发行与强制推行劣质货币
三、物价上涨和民间社会恐慌
第三节 规复旧制的治理
一、打击私铸,强制推行劣质货币
二、终止大钱、贱金属货币、纸币的流通
小结

第二章 多重因素作用下的清末通货膨胀
第一节 咸丰之后货币发行权的分散状况的维持与加剧
第二节 新政时期清政府的失衡
一、甲午战争、庚子赔款打破财政均衡
二、新政支出形成新的财政压力
第三节 地方财政亏空与铸币的滥发
一、中央摊派增加与地方财政负担的加剧
二、银元、铜元等新式铸币的财政性发行
第四节 纸币失控
一、外国纸币无序发行与监管无力
二、中国金融机构的滥发
第五节 银供应的外来性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国家采用金本位,产生大量过剩白银
二、侨汇对白银流动的扭转作用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发展与恶化
一、光绪年间物价的开始上涨
二、宣统年间物价增速的加快与经济形势的恶化
小结

第三章 通货膨胀影响下的经济与社会
第一节 短期内对经济的促进
一、铸币余利对财政平衡的作用
二、铜元余利对于新政事业的促进
第二节 通货膨胀下货币的贬值
一、白银购买力的下降
二、铜元购买力的下降及其对银元的贬值
三、生活物资价格上涨
第三节 通货膨胀对民生的影响与民众心理反应
一、通货膨胀下财政收支的变化
二、商会对地方政府货币政策的回应——以天津商会为例
三、抗议价格上升、铜元折价民变的增加
小结

第四章 治理与集权:清政府治理通胀政策的双重性
第一节 打击伪币、削弱非中央机构货币铸造权
一、打击私铸、私销
二,控制地方政府银元、铜元铸造权
三、限制非中央机构钞票与外国货币的发行与使用
第二节 建立大清银行,集中发行权
第三节 加强对地方政府财权的控制,减少财政赤字
一、改革财政制度、清理财政、加强对地方财政控制
二、地方财政机构的改革
三、尝试建立预算、减少财政赤字
第四节 改革本位制度
一、金本位
二、金汇兑本位
三、银本位
小结

第五章 通货膨胀对清末新政的影响及其特征
第一节 通货膨胀下政治腐败的恶化与清政府内部博弈的加剧
一、铜元余利刺激下腐化的加剧
二、跨省贩运铜元的出现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财政从属性及其与通货膨胀的互动
第三节 区域和层级:清末通胀的时代特征
小结

结语
一、传统财政、货币思想占主体地位和财政权力离散是通胀爆发与加剧的根本原因
二、清末通胀的特有属性:层级性与区域性
三、具体措施的进步与局限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史料汇编
三、报刊史料
四、文集、日记、笔记
五、研究著作
六、研究论文
七、志书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清末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