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演进.绩效测量及优化路径研究

封面

作者:段忠贤著

页数:18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194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由段忠贤著的《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演进绩效测量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政策供给—绩效测量—影响机理—时空效应—政策优化”为研究主线,通过构建自主创新政策量化分析的“政策工具一政策目标一政策力度”(简称“T—O—P”)三维分析框架,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特征与演进路径;以OECD绩效审计的“4E”评价框架作为识别自主创新政策绩效的关键测评维度,采用量表调查法。对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实施绩效进行测量;基于政策过程的视角,构建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对政策绩效影响机理(简称“Q—E—P”)的理论模型,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对政策绩效的作用机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全面揭示中国“十五”和“十一五”时期自主创新政策效应的时空差异;以改善政策质量、提升政策执行力、提高政策绩效为目标。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方面,提出自主创新政策的优化路径。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相关学科的师生、科研人员阅读,也适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段忠贤,男,1986年9月生,贵州织金人,管理学博士,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公共管理学会副秘书长,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曾荣获中央统战部“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贵州省“三区”科技人才、浙江大学“求是学术之星”、贵州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公共管理学科“青年学术创新人才”等多项奖励。 长期从事区域治理、绩效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在《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通讯》《经济地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偏低、结构失衡
二、自主创新产出能力相对薄弱
三、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不协调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深度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方差分析法
五、主成分分析法
六、路径分析法
七、面板数据模型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创新政策内涵与演进研究
一、创新政策的内涵研究
二、创新政策的分类研究
三、创新政策的演进研究
第二节 创新政策的绩效评估研究
一、绩效与创新政策绩效内涵
二、创新政策绩效的评估方法
三、创新政策绩效的评估内容
四、创新政策绩效评估典型实践
第三节 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政策制定对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研究
二、政策执行对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四节 创新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策略研究
一、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
二、创新政策的优化策略研究
第五节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一、创新政策绩效评估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创新政策质量测量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创新政策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化
四、创新政策优化路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第三章 自主创新政策供给演进:一种三维量化分析视角
第一节 自主创新政策量化的三维分析框架
一、T维度:政策工具
二、0维度:政策目标
三、P维度:政策力度
第二节 自主创新政策样本选择与统计方法
一、自主创新政策样本的选择
二、自主创新政策量化统计方法
第三节 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特征
一、政策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二、颁发机构表现出高度协同
三、政策规定缺乏强制性规范
四、政策工具类型以环境型为主
五、政策目标侧重管理能力与支撑能力
第四节 自主创新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重构科学技术体制阶段(1978~1985年)
二、建立研发投入机制阶段(1986~1998年)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阶段(1999~2005年)
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年至今)

第四章 自主创新政策绩效测量:基于“4E”评价框架
第一节 自主创新政策绩效测评量表的编制
第二节 自主创新政策绩效测评量表的试测与检验
一、试测样本的选择
二、量表的信度检验
三、量表的效度检验
第三节 自主创新政策绩效的实际测评与统计分析
一、自主创新政策绩效调查样本数据的采集
二、自主创新政策绩效测评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基于均差赋权法的自主创新政策绩效分析
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自主创新政策绩效讨论

第五章 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对政策绩效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对政策绩效的影响机理
一、自主创新的政策质量与政策绩效
二、自主创新政策执行力的中介作用
三、“Q-E-P”作用机理理论模型构建_
第二节 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的实证测评与统计分析
一、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的测评量表编制
二、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的测评量表检验
三、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政策执行力的测评结果分析
第三节 自主创新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对政策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分析
二、路径分析
三、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第六章 自主创新政策效应时空差异:来自省际面板的证据
第一节 变量、数据及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取
二、数据来源
三、模型设定
四、模型检验
第二节 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不同类别的自主创新政策效应
二、自主创新政策效应的时期差异
三、自主创新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研究小结与启示

第七章 自主创新政策的优化路径:基于政策过程视角
第一节 创建开放式的创新政策体系
一、设计开放式创新政策体系的目标
二、制定开放式创新政策工具的原则
三、开放式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任务
第二节 构建自主创新政策协调机制
一、进一步优化行政组织结构
二、完善职能部门间协作机制
三、建立区域间政府协作机制
四、构建参与式政策管理格局
第三节 健全自主创新政策评估制度
一、成立自主创新政策评估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定《自主创新政策评估实施办法》
三、设立自主创新政策评估工作专项资金
四、建立专门的自主创新政策评估专家库
五、加强自主创新政策评估宣传培训工作
第四节 完善自主创新政策终结机制
一、建立自主创新政策自动终结机制
二、设置自主创新政策延续门槛标准
三、构建自主创新政策实施监控系统
四、组建自主创新政策终结工作机构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主要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可能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自主创新-政策的供给演进.绩效测量及优化路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