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五卷 民法物权 通则、所有权)

封面

作者:王泽鉴著

页数:512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5620249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总  序  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整理编纂拙著,以全集的方式出版,俾便于使用参考,易于保存,谨对出版社各位同仁的协助和辛劳,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全集前八卷“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完成于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九二年,乃笔者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教学研究的心得。此段期间是台湾民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作者应用法学方法,针对重要的裁判,分析检讨其理由构成,并就个别具体案件发掘阐释其所蕴含的法律原则,建构其理论体系。这八册著作在某种程度反映了民法为因应社会经济变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释适用法律,填补漏洞,创设新制度而成长的过程,记录着民法的理论发展史。
  “民法思维与实例研究”,旨在建立民法上请示权基础的理论架构,具实用法学方法论的意义。请示权基础的思考方法已广为法学界及实务所采用,有助于更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民法,应可增进论证的严谨、透明,更客观的检验法律解释适用的合理性。
  “民法概要”刊行于二○○二年,主要是为学习民法者提供基本教材,兼作初学入门及综合复习之用。本书简明扼要地说明民法的价值理念,介绍民法的重要制度,并提供若干统计资料,使读者能较完整地了解民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法律思维及论证的能力。
  “民法总则”、“债法总论”与“民法物权”诸书则在论述民法的内容,说明其解释适用的争议,并探究其发展趋势。其中债编总论具专门著作的性质,尤其是“不当得利”,以类型化理论重新检视、综合评释数以百计的案例,兼具教科书及案例法的功能,乃写作方法上为新的尝试。“侵权行为法”关于特殊侵权行为部分,尚待补充。“损害赔偿”为民法的核心问题,正在积极整理稿件中,最大的愿望是撰写一部关于台湾民法与社会变迁的著作,希能早日完成。
  民法全集的内容和体裁虽有不同,其所共同的是,致力于结合理论与实务,采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以实例突显问题争点,运用比较法探究各种规范模式,作为解释适用的参考。多年从事民法学的研究,使我更深刻的体认,民法系以人为本位,根基于自由平等的理论,保障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民法而努力,乃为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和尊严而奋斗。
  三十年的写作生涯是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承蒙师长、同事、同学以及读者的鼓励和支持,衷心铭感。最要感谢的是家人的爱心和宽容,尤其是得蒙 神的保佑和恩典,使我能在平安喜乐中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工作。
                          二○○三年六月二日 
                              六十五岁生日序于台北

         序言

  拙著物权法(一)通则,所有权初版刊行于一九九二年,迄今将近十年。此次全面修订的重点有二:(1)分析讨论近年来的学说与判例,并对论文的作者及“最高法院”表示最大的敬意。(2)纳入正在审议的“民法”物权编修正草案,期能增益了解“现行法”解释适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二○○○年十月间笔者曾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物权法国际研讨会”,获知中国大陆正致力于物权法的研究,预定于二○○二年完成第一部中国物权法草案。此攸关中国大陆社会主义公有制市场经 发展,至为重大深远,应值关注与重视。本书修正目的之一,乃预定在中国大陆发行简体字版,希能有助于两岸法学交流。
  本书刊行承蒙陈忠五博士提供改进意见,马纬中君协助校对。多年来承蒙林清贤先生热心支持,校阅全书,助益甚巨,并致谢忱。

目录

简目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物权法的意义和性质
 第二节 物权法的体系
 第三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物权法的发展
第二章 物权通论
 第一节 物权的意义
 第二节 物权的种类
 第三节 物权的客体
 第四节 物权的效力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
第三章 物权变动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物权行为
 第三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
 第四节 动产物权的变动
 第五节 体系构成及综合实例
第四章 所有权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
 第四节 共有
附录一:民法物权编部分条文修正草案条文对照表
附录二:土地权状及登记记誊本
附录三:事项索引
要参考书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五卷 民法物权 通则、所有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