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卷 民法概要)

封面

作者:【台】王泽鉴

页数:751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75620249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总  序  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整理编纂拙著,以全集的方式出版,俾便于使用参考,易于保存,谨对出版社各位同仁的协助和辛劳,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全集前八卷“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完成于一九七五年至一九九二年,乃笔者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系教学研究的心得。此段期间是台湾民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作者应用法学方法,针对重要的裁判,分析检讨其理由构成,并就个别具体案件发掘阐释其所蕴含的法律原则,建构其理论体系。这八册著作在某种程度反映了民法为因应社会经济变迁所面临的问题,如何解释适用法律,填补漏洞,创设新制度而成长的过程,记录着民法的理论发展史。

  “民法思维与实例研究”,旨在建立民法上请示权基础的理论架构,具实用法学方法论的意义。请示权基础的思考方法已广为法学界及实务所采用,有助于更有系统、有步骤地学习民法,应可增进论证的严谨、透明,更客观的检验法律解释适用的合理性。

  “民法概要”刊行于二○○二年,主要是为学习民法者提供基本教材,兼作初学入门及综合复习之用。本书简明扼要地说明民法的价值理念,介绍民法的重要制度,并提供若干统计资料,使读者能较完整地了解民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法律思维及论证的能力。

  “民法总则”、“债法总论”与“民法物权”诸书则在论述民法的内容,说明其解释适用的争议,并探究其发展趋势。其中债编总论具专门著作的性质,尤其是“不当得利”,以类型化理论重新检视、综合评释数以百计的案例,兼具教科书及案例法的功能,乃写作方法上为新的尝试。“侵权行为法”关于特殊侵权行为部分,尚待补充。“损害赔偿”为民法的核心问题,正在积极整理稿件中,最大的愿望是撰写一部关于台湾民法与社会变迁的著作,希能早日完成。

  民法全集的内容和体裁虽有不同,其所共同的是,致力于结合理论与实务,采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以实例突显问题争点,运用比较法探究各种规范模式,作为解释适用的参考。多年从事民法学的研究,使我更深刻的体认,民法系以人为本位,根基于自由平等的理论,保障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民法而努力,乃为人的自由、平等、价值和尊严而奋斗。

  三十年的写作生涯是个漫长和艰难的过程,承蒙师长、同事、同学以及读者的鼓励和支持,衷心铭感。最要感谢的是家人的爱心和宽容,尤其是得蒙 神的保佑和恩典,使我能在平安喜乐中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工作。

                          二○○三年六月二日 

                              六十五岁生日序于台北

             序言

  拙著“民法概要”系为学习民法者提供基本参考教材,兼作初学入门及综合复习之用。“现行民法”多达一千二百七十四条,如何加以“概要化”,诚属不易。本书内容着重于阐释民法的价值理念,分析讨论权利体系、法律行为、债之关系(尤其是契约及侵权行为)、物权、亲属、继承等重要制度的功能,并提供若干相关统计资料,使读者较宏观地了解攸关个人权益及社会经济发展之私法秩序的理论架构与实际运作。

  民法为“众法之母”,建立了法律上的基本概念、体系构造及利益衡量、价值判断的思考方法。此亦为本书重点的所在,希有助于能较深刻把握法律的解释适用及论证说理,此乃学习法律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此意义上本书亦肯法学入门的功用。

  本书设计一百五十七个例题,阐释民法上的立法政策、规范模式及解释适用的核心问题。此等例题具有多种功能,可启发思考,可促使更敏锐的分析争点、探索解决途径,可培养法律想像力,亦可供复习检讨学习成果之用。请耐心、细心阅读,若能写成书面,相互讨论,更有助益。

  关于民法的学习,初学者最感困惑的是否须记忆条文。法律体现于条文,条文系由概念构成,组成体系,以一定的要件及法律效果规范人民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条文需要“理解”,始能妥适解释适用,但某种程度的“记忆”亦属必要,其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系“来回穿梭于法律条文与教科书之间”,即阅读教科书时,务必查阅相关法条,阅读法条,亦须对照教科书,并注意及于实例的演习,期能互相启发。现行民法文字典雅、精确,蕴涵各种类型法律条文的构造模式,若能细心揣摩体会,必能培养法律人的思考方法。

  演习法律,本属不易,概要之书,犹多困难。内容过于简要,语焉不详,不免于条文的排列组合。详为阐释,势必增加编幅,不符概要之旨。此类书籍,至少须读三次,始能得其要义。 第一次为粗读,窥其大要,不宜一开始即逐字逐名阅读,非弄懂不可。其次系精读,作较深入彻底的理解。最后则致力于融会贯通,综合整理其原理原则,构成理论体系。

 

目录

简 目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民法的意义与性质

第二章 民法与私法

 第一节 民法制定、民商合一与特别民法

 第二节 民法的编制体例

 第三节 体系结构

第三章 民法的法源及民法的解释适用

 第一节 请求权基础的思考方法

 第二节 民法的法源

 第三节 民法的解释适用

第四章 台湾社会变迁、民法基本原则及私法秩序的发展

 第一节 民法与台湾社会变迁

 第二节 民法与“宪法”

 第三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私法秩序的变动与维护

第二编 民法总则

第一章 绪说

 第一节 民法总则的构成

 第二节 权利体系

第二章 人:权利主体

 第一节 自然人

 第二节 法人

第三章 权利客体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物的概念、种类及物权标的物特定原则

 第三节 物的成分:重要成分与非重要成分

 第四节 主物与从物

 第五节 物的孳息:天然孳息与法定孳息

第四章 权利变动

 第一节 权利利丧变更与法律事实

 第二节 私法自治与法律行为制度

 第三节 法律行为内容的限制

 第四节 法律行为的方式

 第五节 行为能力

 第六节 意思表示

 第七节 条件与期限

 第八节 代理

 第九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五章 期日与期间

第六章 消灭时效

第七章 权利的行使

第三编 债(一):债之通则

第一章 债编的体系构成及债之关系

 第一节 民法债编的体系构成

 第二节 债之关系

第二章 债之发生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契约

 第三节 无因管理

 第四节 不当得利

 第五节 侵权行为

 第六节 债权请求权的竞合:擅行出版他人的写真集

第三章 债之标的

 第一节 种类之债

 第二节 货币之债

 第三节 利息之债

 第四节 选择之债与任意之债

 第五节 损害赔偿之债

第四章 债之效力

 第一节 行使债权、履行债务

 第二节 债务不履行

 第三节 债权的保全

 第四节 契约的效力

第五章 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

 第一节 可分之债

 第二节 连带之债

 第三节 不可分之债

第六章 债之移转

 第一节 债权让与

 第二节 债务承担

 第三节 并存的债务承担

第七章 债之消灭

 第一节 债之消灭的意义、原因及效力

 第二节 清偿

 第三节 提存

 第四节 抵销

 第五节 免除

 第六节 混同

第四编 债(二):各种之债

第一章 总说

 第一节 各种之债(契约)及其社会机能

 第二节 契约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 多层次的法律适用关系

第二章 让与财产权的契约

 第一节 买卖

 第二节 互易

 第三节 赠与

第三章 以物供他人使用或收益的契约

 第一节 租赁

 第二节 使用借贷

 第三节 消费借贷

第四章 劳务及工作给付契约

 第一节 劳务给付契约的典型契约化

 第二节 雇佣

 第三节 承揽

 第四节 旅游

 第五节 委任

 第六节 寄 托

第五章 具共同团体性的契约

 第一节 合伙

 第二节 隐名合伙

 第三节 合会

第六章 债权的有价证券化

 第一节 批示证券

 第二节 无记名证券

第七章 承担风险契约

 第一节 终身定期金

 第二节 和解

 第三节 保证

 第四节 人事保证

第五编 物权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物权法的体系与原则

 第二节 物权通论

 第三节 物权法的发展

第二章 物权变动

 第一节 规范模式及我现行法上的制度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的变动

 第三节 动产物权变动

 第四节 综合体系构成

第三章 所有权

 第一节 所有权的意义、性质、权能及限制

 第二节 基于所有权而生的请求权

 第三节 所有权及其他财产权的时效取得

 第四节 不动产所有权的范围及相邻关系

 第五节 动产所有权

 第六节 共有

第四章 用益物权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地上权

 第三节 永佃权

 第四节 地役权

 第五节 典权

第五章 担保物权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抵押权

 第三节 质权

 第四节 留置权

第六章 占有

 第一节 占有的意义及社会功能

 第二节 占有的分类及占有状态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及消灭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

 第五节 准占有

第六编 亲属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亲属法的制定及发展

 第二节 亲属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化

 第三节 亲属法上身份行为的特质与民法总则规定的适用

 第四节 身份行为的要式性

第二章 亲属关系

 第一节 亲属的种类、亲系及亲等

 第二节 亲属关系的发生及消灭

 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法律效力

第三章 婚约

 第一节 婚约的意义、成立

 第二节 婚约的效力

 第三节 解除婚约

 第四节 礼物返还

第四章 结婚

 第一节 结婚的意义及要件

 第二节 结婚的普通效力

 第三节 夫妻财产制

 第四节 离婚

第五章 父母子女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婚生子女、大婚生子女

 第三节 收养

 第四节 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第六章 监护

 第一节 未成年人的监护

 第二节 禁治产人的监护

第七章 扶养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扶养义务的范围及扶养的顺序

 第三节 扶养义务的发生及扶养的方法

第八章 家、亲属会议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家

 第三节 亲属会议

第七编 继承

第一章 继承法的“宪法”基础及结构原则

 第一节 继承、私有财产及“宪法”

 第二节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遗产继承人

 第一节 法定继承人、应继份及继承权的丧失

 第二节 继承回复请求权

第三章 遗产的继承

 第一节 继承的效力

 第二节 共同继承与遗产分割

 第三节 限定继承

 第四节 抛弃继承

 第五节 无人承认的继承

第四章 遗嘱

 第一节 遗嘱制度

 第二节 遗嘱的意义及遗嘱的内容

 第三节 遗嘱能力及遗嘱生效

 第四节 遗嘱的方式、撤回及执行

 第五节 遗赠与特留份

第五章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及实例解说

 第一节 继承法的体系构成

 第二节 实例解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王泽鉴法学全集(第十卷 民法概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