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大春
页数:312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42256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与经济空间 ; 区域经济学学科概述 ;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 区域空间结构 ; 城市与区域发展等。
本书特色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学系列》作者方大春从2009年以来一直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区域经济学课程,在参考国内外区域经济学教材基础上,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相关知识和区域经济学实证分析方法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效果。
《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学系列》具有如下特点:
1.突出区域经济学的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交叉特征。本教材首先从区域经济学研究空间人手,从区域经济学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石出发,阐述经济活动区位理论与影响因素,探讨区域空间结构。夯实了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地理学理论根基,完备了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2.突出了区域经济学分析方法归纳与应用。本教材不仅在一些章节中阐述重要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还特别设置三章内容,即区域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方法以及方法的应用方面。
3.丰富了区域经济研究内容体系。本教材内容可分五大部分:区位理论、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内容丰富且体系清晰,特别在城市体系结构、凯恩斯区域乘数理论、区域形象塑造与营销等方面有创新性论述,有时代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与经济空间
第一节 区域
第二节 空间
第三节 区域经济学研究空间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学科概述
第一节 学科属性和研究内容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学科特征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第一节 区位与区位因子
第二节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第三节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
第五节 其他区位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资源要素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
第二节 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
第三节 可进人性对经济活动区位影响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概念
第二节 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机制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开发模式
第四节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五节 区域空间一体化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城市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城市
第二节 城市发展基础与动力
第三节 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价值
第四节 城市体系结构
第五节 城市化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要素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第四节 区域趋同与趋异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一节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第二节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第三节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区域产业结构
第一节 产业与产业结构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产业布局指向
第二节 地理集中
第三节 地区专业化与多样性
第四节 产业集群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区际分工与联系
第一节 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
第二节 区域贸易
第三节 区域间经济联系理论
第四节 区域要素流动
第五节 区际产业转移
第六节 总部经济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区域形象塑造与营销
第一节 区域形象塑造
第二节 区域形象的营销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区域竞争力与评价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概念
第二节 区域竞争力分析模型
第三节 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提高区域竞争力途径
复习思考题
第十四章 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
第一节 区域政策
第二节 区域规划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
第一节 区域差异分析方法
第二节 区域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产业结构分析方法
第四节 经济地理学中的投入产出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第一节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分析模型
第二节 空间结构分形分析
第三节 交通网络分析
第四节 GIS与空间分析
第五节 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七章 空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空间扩散模型
第三节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第四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