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封面

作者:徐勇,邓大才主编

页数:90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797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四份村庄调查报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岩镇山池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坪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形态与实态调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乡白鹭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分别从宗族由来与村落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个方面,充分而完整地阐述了龙池村、坪村、呈坎村、白鹭村等四个宗族村庄的传统形态、变迁与实态。

作者简介

徐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基层政治与乡村治理研究,是国内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并从社会的角度研究政治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研究领域的带头人之一。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四份村庄调查报告: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岩镇山池村形态与实态调查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岗镇坪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形态与实态调查、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白鹭乡白鹭村形态与实态调查,分别从宗族由来与村落形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等六个方面,充分而完整地阐述了龙池村、坪村、呈坎村、白鹭村等四个宗族村庄的传统形态、变迁与实态。

目录

总 序【徐 勇】
村庄类分序【徐 勇】

大族崛起:以分促合的治理——粤北山池村调查
第一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谢氏由来与迁居
    一 “因仕而兴,以邑为氏”
    二 “仕途受阻,南下入粤”
    三 “谋求复兴,入主山池”
  第二节 村落由来与发展
    一 村落由来
    二 宗族竞争
    三 房支分化
  第三节 山池村行政建制与变迁
    一 传统行政建制
    二 当代行政建制
第二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交通区位
    二 自然观念
    三 村庄布局
  第三节 山池村自然实态
    一 交通改造
    二 水利建设
    三 自然观念
第三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产业构成
    二 生产能力
    三 经济水平
  第二节 产权
    一 共有产权
    二 私有产权
    三 混合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经营
    二 家庭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
    二 族外交换
    三 宗族产品市场化
  第五节 分配
    一 族产分配
    二 家产分配
    三 赋税分配
  第六节 消费
    一 宗族大锅饭
    二 家庭大锅饭
  第七节 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第八节 山池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九节 山池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二 经营
    三 交换
    四 继承
第四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绅士会”
    二 “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阶层间交往
    二 房支间交往
    三 宗族间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分化
    二 职业分化
    三 财富分化
    四 宗族的应对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房支冲突
    二 家庭冲突
    三 宗族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宗族救济
    二 宗族保护
  第八节 山池村社会变迁
    一 从“男丁为本”到“女性解放”
    二 从“血缘分化”到“利益分化”
    三 走向缓和的“宗族冲突”
  第九节 山池村社会实态
    一 人口关系实态
    二 婚姻关系实态
    三 社会交往实态
    四 社会冲突实态
第五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信仰
    一 祖宗崇拜
    二 生育崇拜
    三 神灵信仰
  第二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三节 文化习俗
    一 婚嫁
    二 丧葬
    三 节日活动
  第四节 文娱活动
    一 祭神活动
    二 “打龙”
    三 日常活动
  第五节 教育
    一 教育概况
    二 教育资助
  第六节 山池村文化实态
    一 祠堂祭拜
    二 祖坟祭扫
    三 族谱修撰
    四 赏灯活动
    五 文娱活动
    六 神灵信仰
第六章 山池村谢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权力
    二 国家权力
    三 微弱的神权
  第二节 治理内容
    一 “公域治理”
    二 “私域治理”
    三 国家治理
  第三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祖训
    三 国法
  第四节 治理方式
    一 教导
    二 激励
    三 惩罚
    四 其他方式
  第五节 山池村治理实态
    一 村委会治理
    二 小姓参与
    三 宗族组织
    四 宗族治理
山池村调查小记
山池村调查日记(节选)

因规而合:穷家小族的延续与发展——粤北坪村调查
第一章 始与兴:蓝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蓝氏的由来与迁徙
    一 蓝姓源流考
    二 祖居北地,繁衍八州
    三 避乱南迁,入闽进粤
  第二节 坪村蓝氏的繁衍
    一 坪村蓝氏开基建村
    二 坪村之兴:开基创业,聚族而居
  第三节 坪村建制变迁
  第四节 坪村当下概况
第二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自然
    一 祖宗建筑:“百一公祠”
    二 人居建筑
    三 神灵建筑
  第三节 村庄自然实态
    一 自然观念的变化
    二 交通状况
    三 民居与村庄布局
    四 村落、房支与村民小组的重叠
第三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土地占有
    二 生产能力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堂居小市场”
    二 族外交换
  第五节 产业
    一 农业生产
    二 借贷商业
    三 手工业
  第六节 分配
    一 族内分配
    二 家内分配
    三 税赋分配
  第七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八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九节 坪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十节 坪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实态
    二 经营实态
    三 交换实态
    四 村内商业
    五 农民收入现状
    六 集体收入
第四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情况
    二 人口概况
    三 世代繁衍情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房亲会
    二 谷会
    三 叔公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二 财富分化
    三 职业分化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救困济贫
    二 族内庇护
  第八节 坪村社会变迁
    一 土地改革运动中的宗族社会
    二 集体化时期的宗族社会
    三 改革开放后的宗族社会
  第九节 坪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二 社会组织
    三 社会交往
    四 社会分化
    五 社会保障
第五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文化观念概况
    二 文化活动概况
    三 文化教育概况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三 神灵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发家致富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生活习俗
    二 节庆习俗
  第五节 文娱活动
    一 文化活动
    二 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私塾学校
    二 教育资助
  第七节 坪村文化变迁
    一 集体化时期:消失的宗族文化
    二 改革开放之后:复兴的宗族文化
  第八节 坪村文化实态
    一 春祭与冬祭
    二 族谱与上谱
    三 舞龙活动
    四 拜神现状
    五 坪村教育现状
第六章 坪村蓝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政权建设概况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以“族长”为主的单一治理
    二 以宗族组织为主的多元治理
    三 政权与族权的合二为一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房支公共事务
    三 家庭事务
    四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祖训
    三 家训
    四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二 管理
    三 参与
    四 监督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教育方式
    二 奖励方式
    三 惩罚方式
    四 官府治理方式
  第七节 坪村治理变迁
    一 集体化时期的坪村治理
    二 村民自治时期的坪村治理
  第八节 坪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主体实态:宗族组织、村委会
    二 选举与“分片”村治
    三 传统治理规则与当下村治
    四 党员现状与村治
坪村调查小记
坪村调研日记(部分)

族推儒助:仕贾并举的兴族之道——徽州呈坎村调查
第一章 宗族村庄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罗姓的由来与迁徙
    一 罗姓源流考
    二 罗姓先祖的迁徙
    三 呈坎始祖的迁徙
  第二节 村庄的由来与呈坎罗姓的繁衍
    一 呈坎村庄的由来和发展
    二 呈坎罗姓族人的繁衍
  第三节 呈坎的建制变迁
  第四节 当下村庄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祠堂建筑
    二 居住建筑
    三 神灵建筑
  第三节 风水观及先祖选择
    一 族人的风水观
    二 始祖的选择
  第四节 呈坎村自然实态
    一 自然实态
    二 人文实态
第三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人口与土地形态
    二 产业形态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有产权
    二 家户私有产权
    三 产权变更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财产的经营
    二 家产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分配
    二 家庭经营分配
    三 赋税劳役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族人共同消费
    二 家庭日常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第七节 呈坎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的变迁
  第八节 呈坎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实态
    二 经营与交换实态
    三 农民家庭经济
    四 集体经济收入
第四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与人口
    二 世代分化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宗族管理组织
    二 文会组织
    三 其他组织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社会分化
    二 分化抑制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族内救济
    二 族人保护
  第八节 呈坎村社会变迁
    一 社会形态的形成
    二 社会形态的发展
    三 社会形态的改变
  第九节 呈坎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二 社会交往
    三 社会分化与保障
第五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佛道文化与宗族信仰
    二 儒家文化与宗族规则
    三 宗族教育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朱熹谱序及观念形成
    二 遵儒观念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婚丧习俗
    二 节日习俗
  第五节 文娱活动
    一 文化活动
    二 娱乐活动
  第六节 教育
    一 私塾教育
    二 文会教育
    三 新式教育
  第七节 呈坎村文化变迁
    一 宗族文化的形成
    二 宗族文化的发展
    三 宗族文化的衰败
  第八节 呈坎村文化实态
    一 文娱实态
    二 教育状况
第六章 呈坎村罗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呈坎村政权建设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权力:族权与绅权
    二 家庭权力:父权与夫权
    三 国家权力:村长与保长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宗族与家庭事务
    三 宗族与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与祖训
    二 家法与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与管理
    二 监督与参与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奖励
    二 处罚
    三 调停与官方介入
  第七节 呈坎村治理变迁
    一 社的治理
    二 宗族治理
    三 新时期的治理
  第八节 呈坎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的主体及内容
    二 选举的过程
    三 传统治理与当下的村治
呈坎村调查小记
呈坎村调研日记(部分)

合族共济:商优学起之族的繁荣——赣南白鹭村调查
第一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节 钟氏宗族的源与流
    一 钟氏源流考
    二 开基祖迁居白鹭的缘由
  第二节 钟氏宗族的兴与衰
    一 钟氏族人的繁衍
    二 钟氏宗族的壮大
    三 钟氏宗族的衰落
  第三节 白鹭村的村庄建制
    一 1949年前的建制
    二 1949年之后的村庄建制
    三 当下村庄的基本概况
第二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五 交通特征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客家祠堂
    二 神灵建筑
  第三节 白鹭村自然实态
第三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财产的经营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经营
    三 合作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成果的分配
    二 家庭经营成果的分配
    三 国家赋税劳役的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二 家庭消费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共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第七节 白鹭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第八节 白鹭村经济实态
第四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二 婚姻关系
    三 家庭关系
    四 邻里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庙会
    二 桥会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辈分高低
    二 财富之分
    三 职业差异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二 族外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救困济贫
    二 族内保护
  第八节 白鹭村社会变迁与实态
第五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第二节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第三节 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积善成德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婚姻习俗
    二 丧葬习俗
    三 节日习俗
    四 礼仪往来
  第五节 文娱活动
  第六节 教育
  第七节 白鹭村文化变迁与实态
第六章 白鹭村钟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以“族长”为主的单一治理
    二 以宗族组织为主的多元治理
    三 国家政权对宗族的治理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二 家庭或者个人事务
    三 国家事务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二 家训
    三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二 管理
    三 参与
    四 监督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引导式激励
    二 教育式惩罚
  第七节 白鹭村治理变迁
  第八节 白鹭村治理实态
白鹭村调查小记
白鹭村调研日记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农村调查-(总第2卷.村庄类第1卷.华南区域第1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2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