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承贵
页数:356 页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5392414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李承贵(1964—),男,江西万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学术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本书特色
“江右学术,椎轮于两汉,蕴积于六朝,荡摩于唐季,勃兴于两宋。两宋之际并起特立而为一代之宗者,大有人焉。孝宗干、淳间,金溪陆九渊以扫空千驷、壁立万仞之势,昌言为学当先立乎其大,以发明本心为始事,以尊德性为宗,而与紫阳之学相抗争,谓紫阳之学以道问学为主,视格物穷理为始事,必流于支离。两家门径既别,遂相持不下,交互辩难,学术波澜为之迭起。适其时金华吕祖谦承其家学,以缵绪中原文献相标榜,加之不名一师,不私一说,兼收并蓄,而与朱、陆成鼎足。乃于淳熙二年(1175),亲约朱、陆等会于铅山鹅湖寺,旨在折衷两家异同,期归于一。于是三大主将齐聚鹅湖,相对执手,各申己说,非仅极一时之盛,而实开我国古代学术争鸣自战国以后未有之局。虽异同犹是,未能划一,而其启沃后世之至深至远者,固不在此也。”
–《鹅湖书院志》
目录
编辑人语序言天地有道人间有德绪论第一章 传统道德转型期定位第一节 传统道德的结构第二节 传统道德转型期定位第二章 传统道德价值根据之转型第一节 天:由神秘意志到无为自然第二节 心性:由绝对命令到心理意识第三节 晚清发初对道德价值根据的寻找第三章 传统道德价值表达方式之转型(一)第一节 孝:由专制到民主第二节 忠:由一元到多元第三节 贞节:由酷理到真情第四章 传统道德价值表达方式之转型(二)第一节 义和利:由相斥到和合第二节 理与欲:由紧张到宽松第三节 公与私:由对立到互渗第五章 传统道德实施途径之转型第一节 礼:由完整到支离第二节 学校:由崇德到尚知第三节 法制:由离德到辅德第四节 智识:由仁智到智仁第五节 走向理性的辅德方式结语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来源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节选
中国传统德性理论有无属于自己的特殊结构样态?中国传统德性思想转型于何时?中国传统德性的来源有何特征?中国传统德性思想嬗变、转型中的道德内在意义与外在符号关系如何?中国传统德性思想之嬗变之转型,于吾人理解、把握[道德问题]有何普遍性启迪?诸如此类问题,《德性源流——中国传统道德转型研究》皆有全新的解读与应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