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儒道禅之情-以《论语》《庄子》《坛经》为中心

封面

作者:朱松苗著

页数:236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71895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以孔子、庄子和《坛经》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和禅宗(佛教)之“情”的分析与阐释,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情的真谛,以及情的发展过程。作者首先分析了情的含义,进而解释了情与性、情与欲、情与爱的关系,并逐个分析《论语》之情、《庄子》之情、《坛经》之情,从而总结出中国传统之情的特点和边界。

作者简介

朱松苗,湖北宜昌人,武汉大学哲学(美学)硕士、武汉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哲学(美学)博士研究生(在读),山西省运城学院中文系教师。曾在《湖北大学学报》《海南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五台山研究》等刊物发表十余篇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以孔子、庄子和《坛经》为代表的儒家、道家和禅宗(佛教)之“情”的分析与阐释,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情的真谛,以及情的发展过程。作者首先分析了情的含义,进而解释了情与性、情与欲、情与爱的关系,并逐个分析《论语》之情、《庄子》之情、《坛经》之情,从而总结出中国传统之情的特点和边界。

目录

前言第一章 情 第一节 情的含义 一、情的日常义 二、情的基本义 三、情的情感义 第二节 情与性 一、孔子的人性论 二、庄子的人性论 三、佛教和禅宗的人性论 第三节 情与欲 一、孔子的欲望观 二、庄子的欲望观 三、佛教和禅宗的欲望观 第四节 情与爱 一、性情欲的游戏 二、情绪与情感 三、作为给予的爱第二章 《论语》之情 第一节 孔子之仁 一、“仁”的一般理论 二、字源学上的“仁” 三、《论语》之“仁” 第二节 孔子之爱 一、谁在爱?
二、为何爱?
三、如何爱?
四、爱什么?
第三节 孔子之情 一、孔子之情绪 二、孔子之情感第三章 《庄子》之情 第一节 庄子之仁 一、反对孔子之仁 二、追求至仁与大仁 第二节 庄子之爱 第三节 庄子之情 一、反对伪情、私情 二、追求真情、至情 三、以道(理)化情 四、庄子之乐第四章 《坛经》之情 第一节 慈悲之情 一、为何慈悲?
二、何谓慈悲?
三、慈悲的种类 四、菩萨的慈悲 五、慈悲之爱 第二节 《坛经》之心 一、心 二、佛心 三、人·心 四、即心即佛 第三节 《坛经》论情 一、“有情”与“无情” 二、“世情”与“迷情” 三、觉悟之情第五章 中国传统之情的特点 一、自然性情感 二、内在超越性情感 三、纯粹性情感 四、积极性情感 五、复杂性情感第六章 中国传统之情的边界 一、人与自然——道家情感的边界就人与自然的 关系而言 二、人与社会(他人)——儒家情感的边界就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三、人与心灵——禅宗情感的边界就人与心灵的 关系而言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儒道禅之情-以《论语》《庄子》《坛经》为中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