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尼克.琼斯
页数:240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16903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贝克莱是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并对后世的经验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是18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读通英国近代经验主义哲学家贝克莱:存在为什么就是被感知?书中以浅显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贝克莱的作品、哲学思想及其核心理念,详细介绍了《原理》和《对话》的主要论点、论证过程与理论,是一套适合普通读者了解哲学大家哲学思想的入门级读物。
作者简介
陈明瑶,博士,浙江工商大学英语教授,翻译与文化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翻译研究与实践,曾主持和参与完成20余项最、省级、市校级科研项目,已在专业一级刊物和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多部,译著有《德伯维尔家的苔丝》等。
译者简介:程甜,口笔译工作者,浙江工商大学翻译专业口译方向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口笔译工作实践与研究,奉行以使用者为导向,兼顾各方的翻译原则。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共10册,每个分册解读了一位知名的哲学家,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的思想理念、主要作品和对时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读者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这些有着非凡意义的哲学家,并读懂他哲学问题的根源。每一位哲学家都可谓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标杆,所处地域的哲学鼻祖。本书以浅显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贝克莱的作品、哲学思想及其核心理念,详细介绍了《原理》和《对话》的主要论点、论证过程与理论,是一套适合普通读者了解哲学大家哲学思想的入门级读物。
目录
第一章 走近贝克莱 001
第一节 贝克莱生平简介 005
第二节 贝克莱的主要著作以及作品间的关联 009
第三节 哲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本书阅读指南 018
第二章 对贝克莱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与理论 031
第一节 勒内·笛卡儿(1596—1650) 036
第二节 尼古拉斯·马勒伯朗士(1638—1715) 040
第三节 约翰·洛克(1632—1704) 046
第四节 实体、物体和属性 050
第五节 间接现实—关于人类认知的一种流行理论 055
第六节 初级属性和次级属性的比较 057
第七节 概念和感觉 062
第三章 贝克莱的哲学体系:内容与学习方法 069
第一节 概念、想法与感觉 071
第二节 日常事物的属性以及人类对其的感知过程 084
第三节 心灵(灵魂) 102
第四节 不被任何人感知时物体的存续性问题 107
第五节 现实与幻觉的区别 120
第六节 科学的发展与对环境的探索 126
第七节 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心灵(包括上帝的心灵)
的存在 131
第四章 贝克莱关于非物质论与唯心主义的论证 145
第一节 贝克莱所有论证的前提:人类通过感官认识的
是感觉 149
第二节 领衔论证 161
第三节 同一性论证 175
第四节 感知相对性论证 186
第五节 贝克莱对抽象概念的否定 196
第六节 结论:贝克莱的哲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213
参考文献 215
索引 220
作者简介 232
内容简介 232
第一节 贝克莱生平简介 005
第二节 贝克莱的主要著作以及作品间的关联 009
第三节 哲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本书阅读指南 018
第二章 对贝克莱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与理论 031
第一节 勒内·笛卡儿(1596—1650) 036
第二节 尼古拉斯·马勒伯朗士(1638—1715) 040
第三节 约翰·洛克(1632—1704) 046
第四节 实体、物体和属性 050
第五节 间接现实—关于人类认知的一种流行理论 055
第六节 初级属性和次级属性的比较 057
第七节 概念和感觉 062
第三章 贝克莱的哲学体系:内容与学习方法 069
第一节 概念、想法与感觉 071
第二节 日常事物的属性以及人类对其的感知过程 084
第三节 心灵(灵魂) 102
第四节 不被任何人感知时物体的存续性问题 107
第五节 现实与幻觉的区别 120
第六节 科学的发展与对环境的探索 126
第七节 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心灵(包括上帝的心灵)
的存在 131
第四章 贝克莱关于非物质论与唯心主义的论证 145
第一节 贝克莱所有论证的前提:人类通过感官认识的
是感觉 149
第二节 领衔论证 161
第三节 同一性论证 175
第四节 感知相对性论证 186
第五节 贝克莱对抽象概念的否定 196
第六节 结论:贝克莱的哲学能带给我们什么? 213
参考文献 215
索引 220
作者简介 232
内容简介 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