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易斯.M.布兰斯科姆
页数:204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78324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组织的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关于技术性风险管理联合研究项目的成果总结,从创新者、企业和风险投资者的角度介绍如何有效地把技术发明转化为创新产品,规避其中的技术性风险,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
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未来的发展必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上海正在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本书的出版对当下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
刘易斯M.布兰斯科姆,哈佛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司管理安泰(Aetna)教席名誉教授,并兼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佛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名誉主任。他是贝尔佛中心哈佛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及其他技术政策项目的首席调研员。曾担任BM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撰写多部著作。
菲利普E.奥尔斯瓦尔德,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佛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其研究重点为技术变化经济学、产业组织及国际政治经济学。曾担任多年的《外交政策简报》(the Foreign Policy Bulletin)的编辑。
译者:
郑月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曾翻译出版多部译作。
本书特色
本书以企业经营决策和创新政策为视角,对处于早期的高技术创新展开了探讨。创意与创新之间有什么关联?创新者、经营者及投资人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企业如何量化风险?为什么大中型企业和新创企业对待冒技术性风险这一问题的方式如此截然不同?投资人和企业有着怎样的风险管理策略?如何从企业外部入手,探究高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普遍性风险源头及其能降低风险的公共政策?本书结合案例和专题文章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目录
由科学突破走向有销路的原型之路: 穿越“死亡之谷” / 4
两个创业案例 / 5
什么风险?成败的定义 / 12
对齐目标,创造机会 / 19
论技术性风险、产品规格及市场风险 / 20
第二章对风险及回报的定义31
创新和风险的建模与选择 / 34
技术不确定性与市场不确定性的相互依存 / 37
不成功的风险、速度过慢或无影响 / 41
论商业模式在公司技术投资杠杆化过程中的双刃作用 / 42
第三章机构间的差别: 大中型企业和新企业53
是内部开发还是通过收购实现创新 / 54
公司规模是创新方式的决定性因素 / 55
选择激进式创新的制度环境: 两个故事 / 56
与外部机构的关系 / 59
大学的作用 / 60
伙伴关系及联盟 / 64
激进式创新及企业规模和架构的重要性 / 66
大象笼内养老鼠 / 69
第四章失败的方式多于成功: 风险管理策略77
组合方式 / 78
风险投资人使用的策略 / 79
从两个案例分析中得出的教训 / 84
中型企业的风险管理 / 92
较大型企业的风险特征 / 96
巨型企业的风险管理 / 97
企业的其他风险管理策略 / 99
策略的限度: 早期技术创新的壁垒 / 103
论结果为偏态分布的世界应采取的科技政策 / 106
第五章消除壁垒118
科技创新: 制度性要求 / 119
政府能为技术性风险的减轻提供的支持 / 121
风险投资人对联邦政府实施创新推动的看法 / 130
创新: 非自然的行为 / 133
企业会向21世纪的科技资源库投钱吗 / 136
第六章改变环境: 投资人、企业与政府145
推动美国创新体系变化的长期趋势 / 147
有效创新体系的制度性要求 / 153
创新政策的未来方向 / 159
超越熊彼特: 让创造性破坏成为公共部门的当务之急 / 162
注释 / 165参考文献 / 175
本书撰稿人 / 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