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娇娥著
页数:192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0139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扎根理论对网民政策态度的形成进行研究,首先,对网民政策态度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运用扎根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40000多条网络热帖进行深入的编码分析,并参考了这些案例5000000多条网络跟帖的辅助资料和深度访谈资料;再次,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群体压力”、“社会场域”和“媒介诱导”是构成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动因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书试图构建“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动因”理论框架;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着眼于促进网民由消极的政策态度向积极的政策态度转变,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陈姣娥,女,1981年生,湖北宜昌人,旅美学者。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11年至2015年在美国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和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习。以网民政策态度及公共政策分析为研究主题在公共管理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互联网政治风险类主题国家课题1项。代表作:《Exploring the Tendency of Netizens’ Policy Attitude in China》、《网络时代政策议程设置机制研究》(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优秀成果奖”)。
本书特色
采用扎根理论对中国网民政策态度形成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资料来源于2009年6月-2012年1月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公共政策议题分布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凤凰网、南方周末、中华网、中新网、强国论坛、凯迪社区、天涯社区、西祠胡同等12个主要网站的逾万条网民评议。研究发现中国网民倾向性的政策态度,揭示网民特定趋向政策态度的形成以及倾向性政策态度随作用力的变化而向差异性政策态度转化的特性。本书研究方法新颖,资料丰富,可读性强。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2)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4)
第三节研究创新(6)
第二章互联网公共领域、网络舆论和政策态度研究述评(9)
第一节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基础研究(10)
第二节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13)
第三节政策态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7)
第四节网民政策态度识别方法研究(21)
第五节国外文献述评(22)
第六节国内研究述评(24)
第三章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33)
第一节扎根理论的背景和渊源(35)
第二节扎根理论的方法论与原则(37)
第三节网民政策态度形成研究的扎根理论运用过程(40)
第四章网民政策态度的识别(45)
第一节网民政策态度的呈现(46)
第二节网民政策评议焦点识别机制(52)
第三节网民政策评议焦点识别模型的检验和运用(65)
第五章基于认知心理视角的网民政策态度形成(73)
第一节指向性政策认知和选择性政策认知的产生(74)
第二节宣泄性政策情绪滋生(81)
第三节批判性政策倾向和诉求性政策倾向的出现(83)
第四节倾向性政策态度(87)
第六章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动因(89)
第一节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中的群体压力(90)
第二节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中的社会场域触发(99)
第三节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中的媒介诱导(110)
第四节网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动因的理论框架(115)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119)
第一节研究结论与创新性(120)
第二节政策启示(124)
第三节研究不足与展望(127)
附表(128)
附录A网民政策态度调查问卷(160)
附录B网民政策态度访谈问卷(164)
附录C作者代表性学术论文(166)
参考文献(167)
后记(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