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龚是非/方圆 著
页数:302页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0223173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还原那些人类杰出代表的灵魂,从另一种眼光、从另外一个角度还原历史上伟大人物的隐秘世界、这是这些伟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最有血有肉的一面,是他们褪去了“伟大”光环之后,最灵动的一面,也是民众长期将他们的“伟大”夸张,从而忽视了的最真实的一面。其实,在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里,所有的伟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本书深信真实的力量最终会让这些伟人完整地浮出历史水面,让他们完整地展现在世界的面前,无论正面还是侧面,无论阴影还是光明。因为真实,一切都会更好。
作者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主任。先后著、编、译公开出版有关学术书籍一千余万字,发表论文若干。主要有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精品大系》、《先秦诸子今注丛书》、《童话金库》等;译注《〈孟子〉今注》、《〈庄子〉今注》等;创作《当代科学童话》等;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美国《大众文化》等学术专著、大学教材、大众文化读本的撰写、编译,曾经获得省部级优秀图书奖及其他奖若干。2004年获人民网全国最佳原创贴文奖。
目录
美国
杰斐逊:语言和行动的距离
爱伦·坡:酒鬼诗人
林肯:悍妇之夫
狄金森:隐士诗人
马克·吐温:金钱奴役他
爱迪生:光彩中的不光彩
哈定:最平庸的总统
德莱塞:上帝的仁慈
胡佛:联邦调查局的帝王
杰克·伦敦:永不安分的生命
罗斯福:江山与美人
福克纳:“饮者”和“隐者”
海明威:“硬汉”的软肋
肯·凯西:迷幻者,摇滚者,写作者
英国
牛顿:科学巨匠的迷信
雪莱:双面人
狄更斯:秘密人生
王尔德:被颠覆的命运
萧伯纳:精神恋爱者
毛姆:同志名人
德国
康德:套子外面的生活
歌德:失恋大王
叔本华:歧视女性的天才
俾斯麦:迷信狂与吝啬鬼
拉萨尔:号隋敌的决斗
勃拉姆斯:爱情的标志
尼采:走向孤独
爱因斯坦:“圣徒”的婚外恋
海德格尔:非凡爱情的辜负者
法国
伏尔泰:会赚钱的投机分子
卢梭:弃子之父
巴尔扎克:“伟大的”第三者
大仲马:好朋友坏情人
左拉:重婚者
高更:热爱原始的狂人
莫泊桑:风流与疯癫
兰波:生活在别处
杜拉斯:酒色财气
萨特与波伏瓦:各自的偶然情人
福柯:异端的“疯癫”
奥地利
莫扎特:钱永远不够花
里尔克:恋爱专家
卡夫卡:城堡之外徘徊的爱情
波兰
居里夫人:绯闻事件
肖邦:爱国与爱人
意大利
达·芬奇:密码
伽利略:也沾过宗教的光
西班牙
毕加索:女人杀手
达利:天才的恐惧
瑞典
诺贝尔:无疾而终的爱情
比利时
列维·施特劳斯:迷糊的人类学家
阿根廷
博尔赫斯:恋母情结
俄国
普希金:另一只死亡之手
契诃夫:疾病的伴随者
马雅可夫斯基:孤独和女人如影相随
荷兰
凡·高:永远纠缠的孤独
丹麦
安徒生:恐惧和谄媚
节选
杰斐逊对于美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作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
总统的副总统、第三任总统,他和华盛顿、富兰克林三人,被称为美国的“
开国三杰”。而美国历代学者公认,杰斐逊是美国革命精神的化身,是美国
自由主义理想的坚定实践者,除了自撰墓志铭写下的“美国《独立宣言》的
起草人、《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令》的执笔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三项
成就外,他还是“美元之父”、美国领土最大的拓疆者、美国民主党的鼻祖
、美国国会图书馆创建者。此外,他还是一位十足的“杂家”,有着土地测
量师、建筑师、哲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大师等等名衔,是“天资最高、最
多才多艺的美国总统”。杰斐逊用他的文章给美国人指明方向,华盛顿用他
的行动使美国实现希望。
的确,历史充满着讽刺。杰斐逊缔造的政治体制,在历经无数斗争、内
战中可怕的暴力和美国黑人的民权运动之后,确实导致了让所有美国人享受
法律上的自由和通向平等的运动,他写下的字句激励美国人把“人人生而平
等”的口号变成现实。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力主解放黑奴的领袖自己却拥有奴
隶,他在遗嘱里明白地写着,只准许他家里的900个黑奴中的5个成为自由人
。他并不相信人类的天赋平等,而且他是个种族主义者,他认为黑人生来就
比白人低劣,说“黑人无论在头脑的天赋或体格方面都不如白人”。杰斐逊
知道奴隶制是错误的,却没有勇气去开辟解放黑奴的道路。在《弗吉尼亚纪
事》中,杰斐逊认为奴隶制是一种同时把暴政和堕落强加给奴隶主和奴隶的
制度。身为奴隶主,杰斐逊只能对奴隶制口诛笔伐,而不能付诸实践,在他
的蒙蒂塞洛豪宅里,有鞋匠、泥瓦匠、木匠、厨子等各种黑奴,像所有偏执
的人一样,虽然亲眼目睹熟练的黑人工匠劳作并且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果实,
杰斐逊却从未说过“也许我错了”这样的话。他的革命战友——美国第二任
总统约翰·亚当斯说过,不解放奴隶,革命就没有完成,但杰斐逊对亚当斯
的这番话却不置可否。
几乎没有人能完全超越自己的时代和地域,即使是托马斯·杰斐逊,也
未能在个人生活上达到高尚的境界。他有一个黑奴情妇,对此,他撒谎不承
认,他曾经试图贿赂一个对自己不利的记者。他没有显赫的战功,相反,他
把一生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术追求上,在这方面他做得很出色,但是在身体
力行地领导他的美国同胞迈向伟大目标的方面却做得很不够。他的确有着伟
人的思想和主张,不过,他的行动和品格都是名副其实的“矮子”。
杰斐逊自愿走下总统的宝座,离开白宫,当然取决于他的民主思想,取
决于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切关怀,取决于他伟大无私的人格,但其中还
有一个因素不为人们所知,那就是他的贫困。当然,他的贫困不是奴隶或者
普通老百姓的贫困,而是一个贵族在生活上人不敷出的贫困。杰斐逊有挥霍
的习惯,他一生乐善好施,甚至不惜借债以赠乞丐,但是,他的生活方式及
慷慨程度,远非囊中财力所及。就任总统的第一年,他花掉了32634美元,
光酒水一项就花了2800美元,而其薪俸只有25000美元,加上他每年出售烟
叶所得3000美元,还要借债4000多美元。在白宫的任职时间越长,各种应酬
越多,开销也就越大,欠债自然越多。在任总统期间,杰斐逊也大力倡导节
俭之风,打造清廉朴素的政府形象,大幅度减少国家的债务,但他自己的债
务却始终有增无减。在杰斐逊80岁生日的时候,他欠的债务高达4万多美元
,去世前超过了10万美元。为了还债,他把自己最珍爱的藏书全部卖给国会
图书馆,卖掉了大片的森林和土地,还计划出售自己经营一生的庄园——蒙
蒂塞洛。
但是,杰斐逊毕竟不是常人,他的精彩在于他在贫困之中依然慷慨如故
。1818年,他向中央学院慷慨捐助1000美元,而一年后,他就向商人夏洛茨
维尔借了100美元,以便去蓝岭山的洛克菲什山口参加推荐弗吉尼亚大学校
址的委员会会议。不仅如此,他的客人源源不断,他不愿人们说他小气、吝
啬,因而大方接待。他从不自怜,也从不抱怨自己对国家所做的一切没有得
到应有的回报,更不愿向自己的朋友们求助。他曾经对他的继任者说过:“
我愿死于贫困,不愿失去尊严。”但是,他的窘迫处境还是被人们知道了,
人们开始自发地捐资帮助他,全国各地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许多地方组织了
募捐大会,纽约市的居民很快捐献了8500美元,费城市民捐献了5000美元,
巴尔的摩市民捐献了3000美元……两个月后,杰斐逊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归
宿——蒙蒂塞洛保留了下来,同时,他颇感欣慰的是还可以有一块属于自己
的墓地了。
1826年7月4日中午12点50分,在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通过50周年
纪念的时候,这位伟大的老人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在家人挽留的目光中回归
“天国”。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