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代利刚
页数:334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73106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格外欣赏本书的基本结论是:(i),科学(主要指精密科学)有着使其成立的先天形式,科学的发展推动先天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对于包括精密科学在内的知识的形成具有构成作用;(ii),科学及其先天形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起到沟通作用的“哲学元框架”,“哲学元框架”驱动科学的转型;综合(i)和(ii),(iii)科学和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和互动关系,即,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驱动科学的进步。
——安维复教授
作者简介
代利刚,任教于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发表哲学论文多篇,其中有四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获全国联校论文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学术新人奖”。
本书特色
本书以科学核心内容的反思为视角研究其先天形式的演变过程,通过历史的梳理,得出:科学有着使其成立的先天形式,科学的发展推动先天形式的变化,这种形式对于包括精密科学在内的知识的形成具有构成作用;科学及其先天形式的变迁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起到沟通作用的“哲学元框架”,“哲学元框架”驱动科学的转型;科学和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和互动关系,即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驱动科学的进步。
目录
第一章 先验分析方法:“科学的先天形式研究”的方法论35
第一节 康德和新康德主义对先验分析方法的提出和界定35
第二节 逻辑经验主义和后康德主义对先验分析方法的继承和运用40
第三节 分析对象的演变(相对论等精密科学的出现)与先天形式的变迁54
第二章 康德论“绝对的先天形式”58
第一节 构建具体先验分析过程的可能性论证60
第二节 对牛顿的基本理论的具体分析与“绝对先天形式”106
第三节 绝对的先天形式的绝对性和对于知识的构成性146
第三章 赖欣巴哈论“相对的先天形式”160
第一节 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对“异常现象”的解释161
第二节 “先天形式”的两重分析与“先天形式的相对化”166
第四章 石里克论“相对的先天形式”177
第一节 对广义相对论的测量理论的分析与“简易的符号系统”179
第二节 对希尔伯特公理体系的分析与“概念之网”195
第三节 “相对先天形式”的形式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关系问题205
第五章 卡尔纳普论“相对的先天形式”214
第一节 对广义相对论的测量理论的分析与“拓扑关系”220
第二节 对能量论等精密科学的分析与“结构”和“基本关系”229
第三节 对哥德尔数学基础理论的分析与“两种语言”254
第四节 “相对先天形式”思想与传统观点和实证主义的关系264
第六章 后康德主义者论“两种先天形式”之间的沟通:以弗里德曼为例272
第一节 弗里德曼对于两种(绝对和相对)先天形式的承认274
第二节 对科学史的分析与沟通两种先天形式的“哲学元框架”279
第三节 对弗里德曼“哲学元框架”的批判与重建281
讨论: 结论、理论困境与理论意义288
参考文献316
后记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