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孟昭毅
页数:559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291149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共12卷)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最部以方法论为先导,以国别文学为基础的大型学术史工程,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
全书主编:陈建华。
陈建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中国赴俄罗斯高级访问学者。著作(含主编)有20多种。
本卷作者:周启超、张进/著。
周启超,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社科院外文所苏联文学室助理研究员,外文所《外国文学评论》编辑,外文所《外国文学评论》副编审、比较文学室及文艺理论室研究员、室主任。现任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会长。
张进,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文学概论”,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从事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文学理论通论》《中国20世纪翻译文论史纲》等专著6部,发表论文80余篇。
相关资料
本套丛书的从写作到出版历时近7年。撰写中,总体思路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像是拼凑起来的东西,同时我们又强调每卷书可以有自己的个性,根据需要写出特色。
——全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建华
这套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对我国的学术建设,对我国的学术史会推进了一大步。文艺的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前会长 吴元迈
这套书参加的人员队伍庞大,都是很有建树的专家撰写的,不仅是以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为基础,而且广结全国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从这方面来说,质量是有保证的。
——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前会长 郑克鲁
这套书不仅是重要的参考书,一部史书,更是一部质量非常高、代表当前外国文学研究水准的著作。
——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外国文学研究》主编 聂珍钊
这套书是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成果。我们对外国的了解和外国学界对我们的了解有很大的区别,本书的出版可以让国外学界了解我们对一百年的外国文学做了哪些事情,可有效促进国际交流。
——研究员、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会长 周启超
本书特色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细数百年来中国学人在引介和研究外国思想家的学说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外国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印记。本书在梳理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外国文论引介路径与接受格局上的现实问题,探索我国未来的外国文论引介的战略规划,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
目录
导 言 陈建华 001
绪 论 理论的旅行与思想的命运 001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对外国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006第一节 欧美文论:引介渐成体系,研究趋于深入 007第二节 日本文论:引介多涉中转,研究或为救亡 053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引介因应革命,研究针对现实 073第四节 俄苏文论:引介系乎时序,研究关乎人生 088
第二章 新中国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105第一节 曲径与通途(1949—1959年) 105第二节 对话与交锋(1959—1969年) 116第三节 中断与复轨(1969—1979年) 122第四节 恢复与壮大(1979—1989年) 124第五节 拓展与推进(1989—1999年) 141第六节 反思与深化(1999—2009年) 147
第三章 新中国对俄苏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160第一节 “传真式”效仿(1949—1959年) 160第二节 “选择性”徘徊(1959—1969年) 184第三节
局部断裂与部分复苏(1969—1979年) 189第四节
持续升温与扩大规模(1979—1989年) 197第五节
散点译介与专题研究(1989—1999年) 220第六节
多声奏鸣与多元呈现(1999—2009年) 239
第四章 新中国对欧陆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273第一节 有限开放与恪守边界(1949—1959年) 274第二节 局部繁荣与部分脱轨(1959—1969年) 281第三节 衔接过渡与恢复重建(1969—1979年) 290第四节 扩大领域与密集涌入(1979—1989年) 291第五节 众声喧哗与走向纵深(1989—1999年) 318第六节 译介系统化与研究学理化(1999—2009年) 344
第五章 新中国对英美文论的引介与研究 360第一节 尝试建构与局部误读(1979—1989年) 361第二节 理性批判与正面对话(1989—1999年) 382第三节 学理探讨与学术拓展(1999—2009年) 393
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前外国文论译介与研究资料要目(1900—1949年) 432
附录二 新中国成立后外国文论译介与研究资料要目(1949—2009年) 443(一)15种主要译丛中“外国文论名著或研究资料汉译”要目(1949—2009年) 443(二)24种主要中文期刊上“国外文论译文与论文”要目(1949—2009年) 453
后 记 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