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8卷

封面

作者:叶隽

页数:426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291149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共12卷)是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最部以方法论为先导,以国别文学为基础的大型学术史工程,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

全书主编:陈建华。
陈建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中国赴俄罗斯高级访问学者。著作(含主编)有20多种。

本卷作者:叶隽/著。
叶隽,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客座研究员、教授。出版有《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史诗气象与自由彷徨——席勒戏剧的思想史意义》、《歌德思想之形成——经典文本体现的古典和谐》、《歌德学术史研究》等。

相关资料

本套丛书的从写作到出版历时近7年。撰写中,总体思路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像是拼凑起来的东西,同时我们又强调每卷书可以有自己的个性,根据需要写出特色。
—— 全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建华

这套书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对我国的学术建设,对我国的学术史会推进了一大步。文艺的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前会长 吴元迈

这套书参加的人员队伍庞大,都是很有建树的专家撰写的,不仅是以华东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为基础,而且广结全国各地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从这方面来说,质量是有保证的。
—— 教授、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前会长 郑克鲁

这套书不仅是重要的参考书,一部史书,更是一部质量非常高、代表当前外国文学研究水准的著作。
——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外国文学研究》主编 聂珍钊

这套书是中国人自己的学术成果。我们对外国的了解和外国学界对我们的了解有很大的区别,本书的出版可以让国外学界了解我们对一百年的外国文学做了哪些事情,可有效促进国际交流。
——研究员、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会长 周启超

本书特色

《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8卷。“德语文学”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德语国家的德国文学、奥地利文学以及瑞士文学的一部分。本卷即以史实梳理和线索勾勒为主,除“绪论”和“结论”两部分外,分为上、中、下三篇六章,对现代学术双轨制度,即作为德语文学研究载体的大学与社会科学院的历史演变,对作为个案的学术史代表人物如冯志、叶廷芳、杨武能,对“经典”作家作品如歌德之《浮士德》的研究著作,对德文学科学术史本身,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反思。作者在对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进行全面观照、在充分展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录

总 序 吴元迈 001
导 言 陈建华 001

序 郭宏安 001


论001
第一节
“苏风东渐”语境里的“德风沉潜”:时代背景与学术机构的建立与转型001
第二节
学人的代际迁变与学风流变006
第三节
制度思考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意义009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与研究思路012

上篇 制度:现代学术制度的双轨非均衡
第一章
中国现代大学双轨制度的形成与德文学科019
第一节
1949—1971年:院系调整对德文学科的冲击与整合019
第二节
1971—1992年:德语专业的恢复与德文学科的重建036
第三节
1992—2012年:市场时代的百花齐放与德文学科的成绩053

第二章
科学院、学会与现代大学的制序互动068
第一节
原单位的意义:以中北欧文学研究室为例068
第二节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的建立、设奖与活动083
第三节
现代大学—科学院体制的二元效应098

中篇 学人:学术事业的灵魂与主体
第三章
学术领袖的形成与定位——以冯至为中心兼论中国德文学科史的第二代学者109
第一节
冯至地位的历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109
第二节
南大德文专业的风流云散119
第三节
学科思想的形成与学术领袖的比较视野——以冯至、董问樵与钱钟书、王瑶等比较为中心133

第四章
学科领军者的器局与限度——以叶廷芳、杨武能为例兼论中国德文学科史的第三代学者152
第一节
作为卡夫卡专家的叶廷芳及其会长角色152
第二节
作为歌德专家的杨武能及其翻译事业168
第三节
比较视域里的代际迁变学术特点——以第三代学者为中心182

下篇 著述:学术本身的承继与开辟
第五章
守成与推进203
第一节
经典作家研究——以歌德为中心的学术史分析203
第二节
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以第三、第四代学者的中德文学关系史研究为中心211
第三节
德国文学史撰作222

第六章
拓新与开辟234
第一节
翻译史梳理、接受史引入与德语诗学234
第二节
专题研究与文学史意识241
第三节
学术史意识与思想史维度248

结论:21世纪中国的“德语文学学科”与“德国学”建设257
第一节学科交叉的必然诉求:学术制度的变革257
第二节学术伦理意识的重构:学人精神的呈现268
第三节“德国学”命题的引领意义:学术著述的期待281

附录一
民初到1940年代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选编自《德语文学研究与现代中国》292
附录二
中国德语文学研究资料要目351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373
附录四
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索引403
中文名词索引409
后 记42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六十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第8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0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