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青春余梦-孙犁散文精选集

封面

作者:孙犁著

页数:352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6290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青春余梦(孙犁散文精选集)(精)》系著名作家孙犁一生所作散文作品的精选,收入代表性作品近百篇,既有对于战争年代生活和人物的描写,也有作者一生的个人经历、读书生活的记叙,还有对故乡和亲人的回忆,更有对战友、文友的怀念,渗透着作者对于各个时代社会人生的真切感受,充满美好深切的情感,于平静、亲切、朴实的叙述中表达自己的体悟与哲思,真挚感人,可供读者典藏、欣赏、阅读。

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2002年),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于1938年开始使用的笔名。曾担任过《平原杂志》《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其荷花一样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坛广泛的关注。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日报》工作,历任副刊科副科长、编委、顾问,并任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重要作品。新时期,他的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先后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十个作品集,并有《孙犁全集》(十一卷)问世。他被公认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其作品开启了中国“诗化小说”的先河。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孙犁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从他历年来所写的散文中选取了近80篇代表性作品,分为四辑:“平原的觉醒”“乡里旧闻”“青春余梦”“文字生涯”,分别为战争年代的纪实与回忆,故里乡亲的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于文友、战友的怀念等等,所选文章洗尽铅华,文字老辣而优美,充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识见,同时也有丰富的文化意味。
本书适合阅读与珍藏。

目录

第一辑 平原的觉醒

识字班 / 3
投 宿 / 9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 11
相 片 / 15
织席记 / 17
采蒲台的苇 / 20
一别十年同口镇 / 22
访 旧 / 25
某村旧事 / 29
平原的觉醒 / 35
“古城会”/ 40
第一辑 平原的觉醒

识字班 / 3
投 宿 / 9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 11
相 片 / 15
织席记 / 17
采蒲台的苇 / 20
一别十年同口镇 / 22
访 旧 / 25
某村旧事 / 29
平原的觉醒 / 35
“古城会”/ 40

第二辑 乡里旧闻

度春荒 / 47
村 长 / 49
凤池叔 / 51
干 巴 / 54
木匠的女儿 / 57
老 刁 / 62
菜 虎 / 65
光 棍 / 68
外祖母家 / 71
瞎 周 / 73
楞起叔 / 77
根雨叔 / 79
乡里旧闻 / 82
玉华婶 / 85
疤增叔 / 88
秋喜叔 / 90
大嘴哥 / 92
大 根 / 95
刁 叔 / 98
老焕叔 / 101

第三辑 青春余梦

黄 鹂 / 107
石 子 / 111
保定旧事 / 115
服装的故事 / 122
童年漫忆 / 126
吃粥有感 / 132
新年悬旧照 / 134
亡人逸事 / 136
母亲的记忆 / 140
青春余梦 / 142
芸斋梦余 / 145
住房的故事 / 148
夜晚的故事 / 151
吃饭的故事 / 155
鞋的故事 / 157
晚秋植物记 / 161
老 家 / 164
菜 花 / 166
居楼随笔 / 169
暑期杂记 / 174
庸庐闲话 / 179
残瓷人 / 186
秋凉偶记 / 188

第四辑 文字生涯

回忆沙可夫同志 / 195
清明随笔 / 200
远的怀念 / 206
伙伴的回忆 / 210
删去的文字 / 217
装书小记 / 222
悼画家马达 / 225
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 / 231
谈赵树理 / 235
文字生涯 / 241
书的梦 / 247
画的梦 / 253
戏的梦 / 257
夜 思 / 266
悼念李季同志 / 271
我的二十四史 / 276
同口旧事 / 279
报纸的故事 / 288
书 信 / 292
告 别 / 295
黄 叶 / 300
我的金石美术图画书 / 303
记邹明 / 309
记老邵 / 317
朋友的彩笔 / 322
悼康濯 / 325
我的绿色书 / 328

《善闇室纪年》摘抄 / 330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青春余梦-孙犁散文精选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