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蓝利国著;江荻丛书主编
页数:376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979550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壮语是壮族人民使用的语言,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分布在广西的南宁、来宾、河池、百色与柳州等市所管辖的各个县市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的部分地区,分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两大方言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台语族)壮傣语支,是一种很典型的分析语,语序为SVO,动词连用、单音节形容词的ABB形式、分类词等是壮语语法的显赫范畴。以武鸣音为标准音、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是政府推行的通用文字方案。《壮语语法标注文本》的语料来源,一部分是流行于武鸣县境内的民间故事,一部分是作者、译者为武鸣籍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壮语北部方言武鸣话的语法面貌。壮语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分布在广西的南宁、来宾、河池、百色、柳州等市所管辖的各个县市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的部分地区,分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两大方言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台语族)壮傣语支,是一种很典型的分析语,语序为SVO,动词连用、单音节形容词的ABB形式、分类词等是壮语语法的显赫范畴。壮语以武鸣音为标准音、以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是政府推行的通用文字方案。本书的语料来源,一部分是流行于武鸣县境内的民间故事,一部分是武鸣籍作者、译者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壮语北部方言武鸣话的语法面貌。
作者简介
蓝利国,笔名蓝若洲,壮族,文学博士,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副译审。学术兴趣:语法、语言接触、语言类型及翻译研究。在《民族语文》《广西民族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中国语言保护工程,为壮语北部方言课题负责人。
江荻,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音学与计算语言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汉藏语言学评奖委员会秘书长,中文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中文信息学报》编委,中国社科院《民族语文》编委,上海高校比较语言学E-研究院《东方语言学》期刊编委,西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藏语言学、现代藏语语法和计算语言学。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
本书特色
壮语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或称壮侗语族、台语族)壮傣语支,是一种很典型的分析语,语序为SVO,动词连用、单音节形容词的ABB形式、分类词等是壮语语法的显赫范畴。壮语以武鸣音为标准音、以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是政府推行的通用文字方案。本书的语料来源,一部分是流行于武鸣县境内的民间故事,一部分是武鸣籍作者、译者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壮语北部方言武鸣话的语法面貌。
目录
前言
缩写符号
1 语法导论1.1 概况1.2 武鸣话(双桥合美)语音系统1.3 语素与构词1.3.1 语素1.3.2 构词法1.4 词类与句法1.4.1 词类1.4.2 句法结构1.5 文本语料采集说明
2 标注文本2.1 哥哥没有鼻子2.2 两兄弟2.3 两姐妹2.4 宝葫芦2.5 羽毛衣人2.6 狗和猫2.7 人猩猩的故事2.8 九修反皇帝2.9 杀大蟒2.10 一幅壮锦2.11 甘罗的故事2.12 哭嫁2.13 最公的故事2.14 种花生2.15 狗会拉犁2.16 一年的劳作2.17 一年的节日2.18 两个贼2.19 娶媳嫁女2.20 陆三冬的故事2.21 穿石山和官印山
3 对照词汇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