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贵州党建扶贫30年-基于X县的调查研究

封面

作者:孙兆霞张建曾芸王春光

页数:36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97897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立项、委托项目《兴仁扶贫开发20年——注重于体制机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思考》的结题成果,以贵州省人大定点帮扶兴仁县为切入点,首次以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兴仁县20年扶贫开发历程的深入调研,考察作为扶贫重点区域的贵州省在国家扶贫战略不同阶段的扶贫实践,在中国反贫困研究领域首次系统性地提出并阐发了“党建扶贫”概念。贵州党建扶贫源起于上世纪80年,经历了1986—2011年四个不同阶段的实践演进,积淀下珍贵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减贫事业和中国共产党承担其历史使命作出了贡献。从长远来看,党建扶贫将成为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伟大工程。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条件下,面对脱贫攻坚这一难啃的骨头,中国应该全面总结党建扶贫的历史经验,在注入新的理念与方法的前提下,以社会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扶贫开发的社会基础,让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在更高的水平上深入推进。

作者简介

孙兆霞,女,汉族,1958年生。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屯堡研究等。从事贵州农村发展研究近30年,20世纪80年代曾参与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在贵州的研究活动。在陆学艺先生领导下,带领团队与王春光团队进行合作研究15年。
曾芸,女,苗族,贵州大学副教授,文化产业博士后,贵州民族大学中国西部社会建设调查研究暨实验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王春光,男,1964年3月出生,浙江温州永嘉人,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农村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咨询专家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学、社会流动、海外移民。曾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张建,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建设与反贫困。近年来主持贵州省委改革办党建扶贫研究课题一项,参与了多项反贫困研究课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贵州省一省级机关帮扶X县20年为切入点,首次以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X县扶贫开发历程的深入调研,考察作为扶贫重点区域的贵州省在国家不同扶贫战略阶段的扶贫实践,在中国反贫困研究领域首次系统性地提出并阐发了“党建扶贫”这一概念。面对脱贫攻坚这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应该全面总结党建扶贫的历史经验,在注入新的理念和方法的前提下,以社会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扶贫开发的社会基础,让中国的反贫困事业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

目录

序/1
第一章 理论综述/1
  一 现代性语境下对贫困理解的拓展/1
  二 贫困的测量与精准扶贫/6
  三 中国的贫困研究/11
  四 反贫困的不同视角/12
  五 贫困治理的主体问题/18
第二章 研究过程/29
  一 调研背景/29
  二 调研设计及调研方法/31
  三 结题成果研讨及修改/39
  四 研究主题界定/43
第三章 X县扶贫开发二十年的前提及党建扶贫在贵州的缘起/46
  一 党建扶贫的定位及科学减贫的调查研究基础/47序/1
第一章 理论综述/1
  一 现代性语境下对贫困理解的拓展/1
  二 贫困的测量与精准扶贫/6
  三 中国的贫困研究/11
  四 反贫困的不同视角/12
  五 贫困治理的主体问题/18
第二章 研究过程/29
  一 调研背景/29
  二 调研设计及调研方法/31
  三 结题成果研讨及修改/39
  四 研究主题界定/43
第三章 X县扶贫开发二十年的前提及党建扶贫在贵州的缘起/46
  一 党建扶贫的定位及科学减贫的调查研究基础/47
  二 体制内视域:从中央到省的调查与思考/55
  三 中央两个文件对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的要求及贵州的探索与创新/67
  四 贵州1986~1993年制度性扶贫攻坚的缘起及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作用/73
第四章 中国减贫战略的阶段及特点/85
  一 1978~1985年:制度变迁下的经济增长与区域扶贫/85
  二 1986~2000年: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开发式扶贫体系建立/87
  三 2001~2010年:开发式扶贫与多项惠农政策并举/98
  四 2011年至今:大扶贫格局的完善与精准扶贫的提出/104
第五章 X县扶贫开发二十年的历程及制度分析/108
  一 贵州扶贫的阶段性特征/108
  二 X县扶贫开发二十年的阶段历程/118
  三 专项扶贫体制机制短板/130
  四 行业扶贫体制机制短板/153
第六章 党建扶贫二十年:担当、困惑与创新/179
  一 1994~2000年:党建扶贫的制度化演进/179
  二 2001~2012年:产业扶贫成为主要减贫抓手时期的党建扶贫/198
  三 2013~2015年:贵州省R机关党建扶贫工作的创新探索与遭遇的制度短板/218
第七章 对策思考/245
  一 扶贫新视角:重新认识贫困问题和扶贫工作/245
  二 扶贫新路探索:探索建立扶贫创新试验区/250
  三 精准扶贫方式转变:重贫困地区的能力成长,重支持社区与人的发展/257
  四 创新策略/258
  五 工作思路/259
  六 主要工作手法创新/262
第八章 结语:探索扶贫开发“新路”——社会建设/263
  一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263
  二 我们的新视角/265
  三 研究发现/267
  四 扶贫新路——社会建设/272
附录1 X县“两线合一”的政策基础调研/274
附录2 L村教育与减贫专题调查报告/312
参考文献/337
后 记/342 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贵州党建扶贫30年-基于X县的调查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