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颅脑创伤-江基尧2016观点-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封面

作者:江基尧

页数:170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89190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江基尧著的《颅脑创伤江基尧2016观点》一书,主要讲述了颅脑创伤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介绍了现代颅脑创伤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与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对国际指南与国内指南、专家共识阐释内容丰富,相关病例观点精炼。全书学术严密、内容详实,病例部分极具代表性,是一本适合医学科研人员与临床医师阅读的学术专著。

作者简介

江基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颅脑创伤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席专家。担任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执委、国际神经创伤大会(INTS)主席(第10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创伤杂志》副总编辑、《ChineseJournal of Traumatology》副主编、美国《Journal of Neurotrauma》编委等。

本书特色

本书阐述了颅脑创伤诊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①流行病学现状及进展;②发病机制或基础研究进展(试验模型);③临床新进展,包括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④“国际指南”之我见;⑤专科领域内有争议的问题;⑥疑难病例分析或临诊经验分享。书中内容详实,可使读者迅速了解该病的最新进展,阅读方便,实用性强。

目录

颅脑创伤的流行病学
1.目前中国尚无TBI发生率的权威性资料
2.我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样本FBI住院患者数据库,并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ICP值和脑疝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
3.通过对TBI患者临床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正确引导临床决策
4.中文版FOIJR量表虽然可用于对TBI患者昏迷程度和伤情的评估,但仍需多中心的大宗病例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颅脑创伤的发病机制
5.初步探讨高原颅脑战创伤发病机制,可为预防及个性化救治提供新的思路
6.建立中国人TBI耐受性相关APoE家族生物标志体系
7.严重颅脑创伤后的过度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继发脑损伤的关键环节
8.钠通道参与TBI后的继发性脑水肿
9.脑源性微粒可能是TBI-AC的关键因素
10.糖皮质激素与脑外伤后危重症应激激素分泌不足综合征
11.弥漫性轴索损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颅脑创伤治疗前景展望
12.自噬增加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之一颅脑创伤的流行病学

1.目前中国尚无TBI发生率的权威性资料

2.我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样本FBI住院患者数据库,并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Gcs、ICP值和脑疝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

3.通过对TBI患者临床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正确引导临床决策

4.中文版FOIJR量表虽然可用于对TBI患者昏迷程度和伤情的评估,但仍需多中心的大宗病例研究验证其有效性

颅脑创伤的发病机制

5.初步探讨高原颅脑战创伤发病机制,可为预防及个性化救治提供新的思路

6.建立中国人TBI耐受性相关APoE家族生物标志体系

7.严重颅脑创伤后的过度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继发脑损伤的关键环节

8.钠通道参与TBI后的继发性脑水肿

9.脑源性微粒可能是TBI-AC的关键因素

10.糖皮质激素与脑外伤后危重症应激激素分泌不足综合征

11.弥漫性轴索损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颅脑创伤治疗前景展望

12.自噬增加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之一

13.体温控制可能减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14.外加电场刺激能增加人源性神经干细胞的运动能力,诱导其定向迁移,这为颅脑创伤后的神经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15.纳米材料介导的血脑屏障穿透性的提高,有望为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前景

16.他汀类药物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的机制可能是调控炎性反应和促血管生成颅脑创伤临床新进展

17.关于地震TBI伤员的救治问题

18.阿托伐他汀可能成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可选择药物

19.建立和发展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对提高重型TBI患者的救治效果非常重要

20.应重视NICU中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并采取有效治疗策略

21.急性TBI患者必须动态监测颅内压变化,随时调整各种降颅内压的措施

22.关于TBI.AC的发病与救治问题

23.临床实践中应正确严格掌握去骨瓣减压术的手术指征

24.钻孔外引流结合腰大池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进展型硬膜下积液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25.TBI后长期昏迷的诊断和催醒方法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26.虽然TBI后长期昏迷患者的催醒方法较多,但由于均缺乏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导致难以评估其临床疗效

27.排除手术禁忌证和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对颅骨缺损患者应尽早实施颅骨成形术美国《重型颅脑创伤救治指南》第3版之我见——指南有待更多的临床证据加以补充和完善颅脑创伤“中国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之我见

颅脑创伤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与争议

28.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毋庸置疑,为全球TBI的规范化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29.由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局限性,不能盲目误读和无限放大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

30.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应该独立牵头开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31.TBI的大数据时代和疗效比较研究疑难病例分析

32.病例1:TBI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33.病例2:脑挫裂伤

34.病例3:特重型颅脑创伤、原发性脑干伤、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脑室出血铸型、tSAH

35.病例4:腰蛛网膜下腔置管脑脊液过度引流引发脑疝

36.病例5:右侧颈内动脉创伤性动脉瘤

37.病例6: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38.病例7:颅骨开放性、凹陷性骨折

39.病例8:脑挫裂伤颅底骨折

40.病例9:开放性颅脑创伤一金属异物贯穿颅腔

41.病例10:特重型颅脑创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42.病例11:TBI后硬膜下积液

43.病例12:脑积水影响昏迷患者苏醒

44.病例13:TBI后昏迷患者的正中神经电刺激催醒

治疗

参考文献

特别致谢

出版者后记信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颅脑创伤-江基尧2016观点-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