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母市场效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封面

作者:祁飞著

页数:176页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4172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第一章描述Krugman(1980)关于“母市场效应”理论的最初模型,并探讨在假定放松后“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分析“母市场效应”的强度和产业特征的关系。第二章描述对“母市场效应”作经验研究的两条不同路径。第三章探讨中国制造业总体“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并将比较优势纳入分析框架,考察“母市场效应”和传统比较优势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第四章在假定国家间在同种产品上具有相同支出份额的情况下,使用引力模型探讨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层次上“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考察的对象是中国制造业中出口额较大,出口国较多的HS码一共28章产品。第五章在假定国家间在同种产品上具有不同支出份额的情况下,探讨中国制造业按ISIC分类的各子部门“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考察的对象是按ISIC分类一共12个子部门,这一章涉及到ISI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HS这三种行业分类在数据上的对照工作。第六章探讨“母市场效应”所引发的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含义,分析中国的内需状况和结构,对现行的扩大内需政策进行一些思考。第七章探讨“母市场效应”的经济地理学含义,并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母市场效应”与区域不平衡的内生性关系。

本书特色

祁飞编最的《母市场效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分成了两大块内容。第一块内容是对“母市场效应”理论本身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证上的检验;第二块内容是对“母市场效应”理论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应用上进行理论和实证探讨。具体思路是:首先将对“母市场效应”在理论上的存在性及其强度进行考察,探讨“母市场效应”存在的必要条件,同时对“母市场效应”的实证检验路径作一介绍;然后将集中探讨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既考察制造业总体,又具体到制造业各子部门;然后本书将探讨“母市场效应”理论本身所蕴含的扩大内需政策含义及和扩大内需政策配套的一些政策。然后利用业已存在的“母市场效应”去分析区域不平衡的内生性问题,既做理论探讨又做实证检验。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四节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 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新优势 第一节 内需拉动型增长Vs出口拉动型增长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出口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寻找中国制造业出口新优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三章 “母市场效应”理论及其拓展 第一节 克鲁格曼的框架 第二节 假定的放松 第三节 “母市场效应”的强度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四章 “母市场效应”的经验研究路径 第一节 探讨需求和产量关系 第二节 探讨出口和市场大小的关系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模式:“母市场效应”Vs比较优势效应 第一节 绝对市场大小对出口的影响 第二节 “母市场效应”VS比较优势效应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六章 “母市场效应”:基于产品层面的经验研究 第一节 模型 第二节 基于产品层面的经验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的“母市场效应”——基于ISIC面板数据的研究 第一节 本章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模型 第三节 基于ISIC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八章 扩大内需,充分发挥制造业部门“母市场效应”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的内需结构 第二节 消费不足成因分析 第三节 消费结构分析 第四节 对当前扩大内需政策的一些思考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九章 “母市场效应”与区域不平衡的内生性 第一节 “母市场效应”与区域不平衡的传导机制 第二节 决定区域不平衡程度的微观经济变量 第三节 区域不平衡的成因:比较优势还是“母市场效应”?
第四节 “母市场效应”带来的区域福利和政策含义 第五节 简要评论第十章 中国区域不平衡成因的经验研究:比较优势Vs新经济地理 第一节 对区域不平衡的评估 第二节 计量分析 第三节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构想第十一章 结论、政策建议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 全书概要及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附表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母市场效应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9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