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机制研究

封面

作者:蒋秀玲

页数:220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60574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作者将语言学与社会学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在网络流行语已经不知不觉地“入侵”日常生活的今天,本书可为语言学研究积累新的研究素材,为不断发展的语言提供新的构词造句的方法借鉴,也可检验社会学领域内的机制积累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解释能力,并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民情反馈机制和舆情监控机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作者将语言学与社会学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在网络流行语已经不知不觉地“入侵”日常生活的今天,本书可为语言学研究积累新的研究素材,为不断发展的语言提供新的构词造句的方法借鉴,也可检验社会学领域内的机制积累对于网络流行语的解释能力,并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提供民情反馈机制和舆情监控机制。

目录

第一章 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 第一节 网络语言——一种新的语言变体 第二节 网络语言存在的语言学依据 第三节 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中的“时尚”元素第二章 网络语言的语言特征 第一节 语音特征 第二节 构词方式 第三节 句子特征 第四节 语篇模仿第三章 模因:网络流行语生产与扩散的语言学解释 第一节 模因论与模因 第二节 模因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 第三节 模因论解释视角的困境第四章 网络流行语的扩散与社会整合的困境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个体化与网络流行语的解构特征 第二节 匿名化机制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 第三节 扁平化扩散机制:网络流行语形成的核心机制第五章 空间切换与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 第一节 “空间”意义溯源 第二节 日常生活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切换:网络流行语的一个分析框架 第三节 个案研究第六章 网络流行语扩散机制的三种视角及其整合 第一节 符号特征与模因扩散:社会语言学的解释机制 第二节 匿名特征与扁平传播:网络社会学的解释机制 第三节 嵌入特征与空间切换:空间社会学的解释机制 第四节 三种视角的反思:综合性分析框架的建构第七章 系统收编与网络流行语的命运 第一节 “系统收编”的含义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化研究 第三节 系统收编与网络流行语的命运第八章 一项大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实证研究附录一 “网络流行语”调查问卷附录二 访谈提纲附录三 2005-2014年各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网络流行语的生产与扩散机制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