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洪州窑

封面

作者:赖金明,张文江著

页数:184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80427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书亮点:
作者阵容强大——撰写所列16卷的文稿作者,均来自国内官方博物馆、考古所或专业研究机构,一半以上作者均为历年重大考古发掘工作的主持者,所用参考资料也大都为各个窑址的一线报告,因此具有该领域内的主要话语权,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其他同类图书均不能达到的学术高度;
内容全面权威——国内最套从考古学、鉴定学、工艺学、美学阐述各主要窑口的丛书,采用一手资料,系统、全面、真实、权威的对中国陶瓷史上的主要窑口进行精度剖析的工具书,一经出版则可填补古陶瓷出版及学术领域的空白;
印刷质量上乘——该套丛书由国内一线印厂直接承印,精选纸张以保证色彩特别是质感的最真实性,其质量当属国内前列。

购买理由:
我国陶瓷历史悠久,古陶瓷深受世人青睐,从出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瓷窑更是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有些瓷窑因其烧制的瓷器精美出众、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国内外倾毕生精力搜集、珍藏、探索和潜心研究者众多。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研究和保护力度的加强,有关部门对一些历史名窑相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发掘与整理,所挖掘精品迭出,弥补了古陶瓷鉴赏中历史资料之不足。一些古陶瓷研究与鉴赏中的难题,也随着最手资料的获得迎刃而解。不少文物专家、学者,毕其一生着力于一个窑口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本项目所列出的首批16个窑口,均是由国内陶瓷界一流专家缜密论证后选出,其目的是希望能借助考古学成果,系统介绍名窑名瓷的发展肇兴历史,包括各名窑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造型纹饰、烧成工艺等,还特别列出章节深刻陈述古瓷鉴定与欣赏的专业知识。每部书稿文字资料翔实准确,收录的实物资料流传有序,无存疑藏品,书稿整体论述周详,剖析精微,是一部集学术性与实用性为一身的专业工具书。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共计16卷,根据1982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历代名窑的界定及行业内专家的严格论证,甄选出16座(件)名窑,各册书中以各窑系、窑口古瓷为鉴赏命题,约请各窑口公认的一流行业权威专家著述,以考古学研究为契入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宋以来各名窑名瓷的发展演变详情及鉴定要点,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指导收藏市场方向。每部书稿资料翔实,论述周详,剖析精微,相对于时下众多泛泛而论的鉴赏之作,实为述而有纲,言而有物。有很高文化积累价值和很强的学术价值,是一套研究整理历史文化、陶瓷艺术的大型专业丛书。

目录

第一章 洪州窑概况(一)地理位置(二)历史沿革(三)优越的自然条件(四)丰富的人文资源(五)文献记载(六)考古历程(七)窑址分布第二章 洪州窑陶瓷发展历史(一)开创期——东汉时期(25-220)(二)初步发展时期——三国时期(220-280)(三)发展期——西晋时期(280-316)(四)初步兴盛期——东晋时期(316-420)(五)辉煌期——南朝时期(421-589)(六)鼎盛期——隋代时期(589-618)(七)兴盛期——初唐时期(618-704)(八)持续兴盛期——盛唐时期(705-780)(九)衰落期——晚唐五代时期(821-960)第三章 洪州窑瓷器的造型特征(一)壶类器(二)罐类器(三)瓶(四)饮食用具(五)卫生照明用具(六)宗教祭祀供具(七)文房用具(八)其他,包括盖盒、纺轮、碾槽、碾轮、印模等(九)明器类
第四章 洪州窑瓷器的流布第五章 洪州窑的突出工艺成就(一)青釉瓷器的成功烧制(二)发达的窑炉技术(三)褐色点彩装饰的充分运用(四)最早使用火照掌控窑温(五)最早发明使用匣钵和匣钵装烧技术(六)最早的芒口烧制技法(七)最早的瓷器玲珑技法(八)化妆土的熟练使用(九)隋代单体戳印装饰技法的盛行
第六章 洪州窑瓷器的鉴定(一)对造型(二)辨胎釉(三)看装饰(四)识装烧(五)比工艺
第七章 名品鉴赏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洪州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8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