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胜梅著
页数:296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131557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刘胜梅,200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中国近现代伦理,已在《理论探索》、《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本书特色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终极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新民”思想的历史依据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社会危机下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反思
第二节 “新民”思想的历史依据
第三节 “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新民”思想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鼓民力:近代感性生命的重建
第二节 开民智:近代理性精神的重建
第三节 新民德: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
第三章 “新民”思想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 国民性之根源探析:道德重建之先河
第二节 国民性之批判:道德重建之切人点
第三节 国民性之改造:道德重建之内容
第四章 “新民”思想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国家之“新民”
第二节 从民初到“五四”:个体之“新民”
第五章 “新民”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从“五四”到当代:新人改造之成败得失
第二节 现代启示:公民与公共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全2卷)-[增订本]-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9/fm/08/B710880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