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玉皑著
页数:254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60576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以时间与空间结合、中观与微观结合、民族与城市居住环境结合的多维视角, 在近代国际格局和国内局势历史变革的背景之下, 梳理其时间发展历程, 展示其空间形态特征, 分析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功能、城市类型及历史作用, 探讨城市与城市人的关系及多元城市文化特色等方面
作者简介
刘玉皑,女,汉族,甘肃永登人。历史学(民族史)博士。在《西域研究》《中国民族学》《西北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专业论文。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族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至1949年约65年间新疆城市的近代发展史,分“时间”“空间”“时空之间”三编,共七章,约30万字,60多张图、表,力使论证更清晰,更具说服力。本书尝试以时间与空间结合、中观与微观结合、民族与城市居住环境结合的多维视角,在近代国际格局和国内局势历史变革的背景之下,梳理其时间发展历程,展示其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城市发展动力、城市功能、城市类型及历史作用,探讨城市与城市人的关系及多元城市文化特色等方面的问题,以构建近代西北边疆城市发展模式,对于充实我国城市史研究,理解西北边疆城市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的某些历史沉积问题有所助益。
目录
前言一、研究背景二、研究概况三、研究思路四、主要内容五、相关概念说明上编 时间·城市第一章 清末新疆城市近代化的开端第一节 毁坏与建设:清末新疆城市景象一、战乱后疮痍满目的城市二、平乱后的城市建设三、沙俄入侵对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建省、新政与开埠:新疆城市近代化的开端一、建省:新疆城市迈入近代发展的轨道二、新政:进一步推动新疆城市的近代发展三、开埠:新疆城市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小结第二章 20世纪上半期新疆城市的缓慢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半封闭缓慢发展与陷入乱局一、辛亥革命时期的新疆城市二、避世策略下的城市发展三、金树仁主新时期城市的萧条第二节 新疆城市近代发展的上升期与停滞期一、盛世才主新前期新疆城市进入近代发展的黄金时期二、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的城市发展小结中编 空间·城市第三章 近代新疆城市外部空间分布形态第一节 城市数量:伴随县治逐渐增加的治城一、清末建省前后州县制初设时期的城市数量二、民国时期(1912—1949)行政建置调整对城市数量的影响第二节 近代新疆城市人口规模一、清末新疆各城人口数量及城市相对等级划分二、民国时期(1912—1949)新疆城市人口规模第三节 城市空间分布形态一、建省之前新疆城市空间分布状态二、建省之后新疆城市以自然地理条件基础形成的空间分布状态三、近代新疆城市分布形态的特点小结第四章 单体城市形态与内部功能分区第一节 城市外部轮廓形态一、清末建省时新疆城市外部轮廓形态二、建省以后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三、城市各实体要素的空间布局第二节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一、行政区二、工商业区三、居民区四、城郊的开拓经营五、城中之城:领事圈与贸易圈第三节近代新疆城市的形态演变——以迪化城为例一、迪化城空间形态的雏形二、建省后迪化城空间的扩展三、民国以后迪化城市空间的变化小结下编时空之间·城市第五章因商而兴的城市近代化第一节城市近代工业举步维艰一、城市传统手工业发展情况二、城市近代工业的萌芽三、新疆城市近代工业发展特点及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二节因商而兴的近代城市发展一、空白市场对内地商人的吸引二、维吾尔族从商传统三、苏俄商业在新疆城市几成垄断之势四、商业发展对近代新疆城市发展的影响小结第六章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与类型第一节城市功能的多样化与综合化一、近代新疆城市的个性功能二、近代新疆城市的功能变迁第二节近代新疆城市的类型及个案分析一、综合型中心城市二、交通枢纽城市三、商业城市小结第七章多元异质交融的近代城市文化与社会第一节城市人口的多元结构一、近代新疆城市人口的国家、民族结构二、近代新疆城市人口的职业结构第二节多元异质交融的城市文化一、穆斯林城市及其传统文化二、汉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三、近代城市发展中的外国文化、殖民文化印记第三节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城市生活一、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二、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小结结语边疆与枢纽双重角色中的城市发展一、“孤悬塞外”的边疆之城二、“欧亚十字路口”的枢纽之城参考文献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