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恒久漂游在回家的路上-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全球圆形流散

封面

作者:王刚

页数:164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41704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专著立足于对21世纪以来的6位作家—2001年诺奖得主英国作家奈保尔、2010年诺奖得主秘鲁作家略萨、2012年诺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2013年诺奖得主加拿大作家门罗、2014年诺奖得主莫法国作家迪亚诺、2015年诺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等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的研究,借助于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意象手法、生态女性主义、林勃状态、复调特征、意识流、冰山原则等文学理论,分析出这些作品都深刻体现出的无处可逃处处逃的全球圆形球流散的特点,全球圆形流散包含这些视角所体现出的所有特征,这些作家和书中的人物都恒久漂游在“回家”的路上。

作者简介

王刚,男,山东人,复旦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第一所孔子学院—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荣立过山东团省委“青春立功”三等功、多次获教学比赛一等奖和科研奖、曾荣获“中财121人才工程青年博士基金”。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基点项目的研究工作。2015年6月,荣获中央财经大学首届特殊贡献奖。目前已在《外国文学》、《国外社会科学》、《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研究》、《理论学刊》、《山东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科学时报》、《山东社会科学》等核心杂志、报纸上发表文章近100篇。目前已出版专著两部,第一最教材两部。 2009年11月,作为唯一的中国高校教师代表赴新加坡参加了APEC会议,期间与新加坡总统纳丹单独合影。曾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去美国著名高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学习、访问。2014年5月赴智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2015年6月-7月,赴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葡萄牙等国的多所高校学习访问。2016年3月,赴美国和墨西哥开展文化讲座。2013年10月至今在巴西累西腓市担任中央财经大学与伯南布哥大学联合设立的巴西伯南布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在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建设、设立孔子学院下设孔子课堂、开设学分制课程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且其中多为全巴西孔子学院中的首创。

本书特色

王刚最的《恒久漂游在回家的路上–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全球圆形流散》绪论和第一
章,在分析这6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全球化与文学全球圆形流散的关系,表明他们是最能体现该特点的作家。第二章,通过分析现实与虚幻的关系,在研究奈保尔和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品的基础上,指出主人公一直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第三章,通过分析奈保尔和莫言的主要作品,总结出其皆包含圆形流散的特点,但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第四章,借助于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门罗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流散特点。第五章,在研究莫迪亚诺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的基础上,借助于林勃状态和复调特征,论证出它们之中的林勃状态下的复调流散。第六章,借助于意识流和冰山原则理论,研究了莫迪亚诺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得出意识流在“冰山”下流散的观点。第七章,通过分析门罗和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分析了其主人公流散的路线、原因和心理,形成了无处可逃处处逃的流散的观点。在结论部分,本专最在对6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略萨、莫言、门罗、莫迪亚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上述的文学理论——现实与虚幻的交织、意象手法、生态女性主义、林勃状态、复调特征、意识流、冰山原则等,指出在全球化视野下,书中的主人公和我们都是“海滩人”——无家无根、流浪漂浮和昙花一现。

目录

绪论 恒久漂游的全球圆形流散第一章 全球化与文学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全球化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全球化、全球地方化与文学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圆形流散文学第二章 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由小到大的神秘之圆 第二节 “我”在圆心看他人 第三节 身处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圆形流散中的莫迪亚诺 第四节 《暗店街》中现实与虚幻的混融第三章 全球圆形流散“圆”不同 第一节 奈保尔以“自我”为圆心的圆形流散 第二节 莫言以“月亮”为圆心的圆形流散 第三节 圆形流散“圆”不同第四章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逃离》 第二节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典型反讽第五章 “林勃状态”下的复调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林勃”状态下的青春流散 第二节 复调小说与《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第三节 《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的复调特征分析第六章 意识流在“冰山”下的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意识流在《星形广场》中的圆形流散 第二节 从时间关系看《切尔》中的全球圆形流散 第三节 “冰山”下的《青春咖啡馆》第七章 无处可逃处处逃的全球圆形流散 第一节 无处可逃处处逃 第二节 小山羊弗洛拉去哪儿了? 第三节 永远在逃跑的路上结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海滩人”参考文献附录一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附录二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略萨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附录三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附录四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附录五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附录六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重要生平事件与著作年表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恒久漂游在回家的路上-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全球圆形流散》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6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