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王夫之《诗经》学研究

封面

作者:纳秀艳著

页数:34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92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诗论家之一,他以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和情志研究《诗经》,别开生面,独抒胸怀,是《诗经》研究史上的一座高峰。对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呈现社会鼎革时期经典被诠释的情形,而且可以展示学术与政治、社会、民生的复杂关系,彰显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时代意义。本书选择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王夫之及其《诗经》学为研究对象,力图在系统梳理相关学术脉络的基础上,揭示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特定原因及学术传承,一方面尝试打破传统的诗学、美学研究思路,立足《诗经》文本,重视文献依据;另一方面努力将文献、文学、文化、美学、哲学等多方面内容融为一体,分别从文化背景、诗学宗旨、基本方法、诗学观念、美学思想及生命情怀等六个层面,较为系统地予以研究,立体地呈现王夫之《诗经》学的全貌。

作者简介

纳秀艳(1968.5一),女,土族,青海西宁人,文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诗歌及《诗经》学。在核心刊物及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本书特色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诗论家之一, 他以思想家、哲学家的思想和情志研究《诗经》,别 开生面,独抒胸怀,是《诗经》研究史上的一座高峰 。对王夫之《诗经》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呈现社会鼎 革时期经典被诠释的情形,而且可以展示学术与政治 、社会、民生的复杂关系,彰显其重要的学术思想和 时代意义。纳秀艳最的《王夫之诗经学研究》选择处 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王夫之及其《诗经》学为研究对象 ,力图在系统梳理相关学术脉络的基础上,揭示王夫 之《诗经》学产生的特定原因及学术传承,一方面尝 试打破传统的诗学、美学研究思路,立足《诗经》文 本,重视文献依据;另一方面努力将文献、文学、文 化、美学、哲学等多方面内容融为一体,分别从文化 背景、诗学宗旨、基本方法、诗学观念、美学思想及 生命情怀等六个层面,较为系统地予以研究,立体地 呈现王夫之《诗经》学的全貌。

目录

绪论一 研究缘起与概念界定二 研究现状评述三 选题意义及思路方法
第一章 王夫之《诗经》学产生的文化背景第一节 历代《诗经》学的发展一 《诗经》学的学术积淀二 《诗经》学的时代要求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时代特征一 明末社会风气与思想动态二 清初政治环境与学术思潮
第二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宗旨第一节 “六 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实质一 “六 经责我开生面”的内涵二 “六 经责我开生面”的学术意义第二节 “六 经责我开生面”的渊源一 文武名世的家学渊源二 充满险阻的人生磨难三 归去故园的生命诉求第三节 王夫之《诗经》学的创新一 抒情写志的“广传”二 独具一 格的“稗疏”三 别有性灵的“诗译”
第三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基本方法第一节 不主常故的学术旨趣一 超然世外的研究心态二 独立自主的学术品格第二节 融通文史的研究方法一 出入文史贯通古今二 专题研究以呈全貌三 旁征博引科学归纳四 以诗解《诗》探究诗意
第四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诗学观第一节 诗际幽明一 诗际幽明的哲学基础二 诗际幽明的诗学内涵三 诗象其心的诗学意义第二节 “诗以道情”一 “诗以道情”的提出二 “诗以道情”的基本内涵三 对传统诗学观的补充与修正
第五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美学思想第一节 对“诗乐合一”的新阐释一 “诗乐合一”被淡化的原因考察二 “诗乐合一”的经典意义三 声情合一的美学观四 视域融合中对“诗乐合一”的阐释第二节 对“兴观群怨”的再讨论一 历代对“兴观群怨”的阐释二 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发展
第六章 王夫之《诗经》学的生命情怀第一节 忧怀家国的情感指向一 以孤心书家国之忧二 以经典释遗民之恨第二节 重视人格的精神取向一 对圣人之德的仰慕二 对君子人格的追求第三节 重建秩序的美政理想一 对君主制的批判二 以民为本的君道三 进退有度的臣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王夫之《诗经》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62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