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清春
页数:43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643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现象学方法全面运用于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研究,在借鉴与改造现象学观点的基础上(主要是舍勒的价值感受理论,亦即感受现象学)对其进行彻底的现象学考察、分析与诠释,并由此建立现代化的王阳明道德哲学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共有六部分,除导论外,其他内容根据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论、原理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的思想逻辑结构分为五章十八节。 导论部分是本研究主要哲学观点的具体论证与说明;第一章围绕“心外无物”命题分析并诠释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论;第二章围绕“心外无理”命题分析并诠释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原理论,即价值原理与实践原理;第三章围绕“心之本体”观念分析并诠释王阳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第四章以王阳明的思想发生史为线索梳理、分析并诠释其道德哲学的的工夫论;第五章围绕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类型理论分析与诠释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圣人的人格论和境界论。 本成果在现象学的本质分析与文本诠释的基础上重建了王阳明的道德哲学体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化。
作者简介
陈清春,男,1966年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1988—1992年就读于山西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6—199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05—2008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在《孔子研究》、《中国哲学史》、 《山西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最《六合内外一一庄子内篇道论研究》1部。
本书特色
陈清春最的《七情之理–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 学诠释》由六部分构成,除导论外,其他内容根据王 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论、原理论、本体论、工夫论、 境界论的思想逻辑结构分为五章十八节。 导论部分是本书主要哲学观点的具体论证与说明 ;第一章围绕“心外无物”命题分析并诠释王阳明道 德哲学的现象论;第二章围绕“心外无理”命题分析 并诠释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原理论,即价值原理与实践 原理;第三章围绕“心之本体”观念分析并诠释王阳 明道德哲学的本体论;第四章以王阳明的思想发生史 为线索梳理、分析并诠释其道德哲学的的工夫论;第 五章围绕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的类型理论分析与诠释 王阳明道德哲学的圣人的人格论和境界论。 本书将现象学方法全面运用于王阳明道德哲学的 研究,在借鉴与改造现象学观点的基础上(主要是舍 勒的价值感受理论,亦即感受现象学)对其进行彻底 的现象学考察、分析与诠释,并由此建立起现代化的 王阳明道德哲学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