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松岭//赵伟
页数:17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24365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黄松岭教授长期专著于漏磁检测缺陷反演成像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并获得了工程应用。本书系统论述了漏磁成像的基本理论,包括漏磁检测影响因素、检测信号处理方法、缺陷当量尺寸量化方法、缺陷轮廓反演、三维漏磁成像等内容。本书是作者对漏磁检测缺陷反演与成像理论的系统梳理,并汇集了作者10多年来的科研与技术应用成果,对于高校师生和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人员极具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黄松岭(1970—),清华大学油田电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IETFellow,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设备结构健康监测与预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健康监测与缺陷无损评估。负责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铁磁性材料三维漏磁成像检测仪开发”项目,承担完成了十多项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重大产业化项目。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40多篇被SCI检索,60多篇被EI检索,获得省部级和行业协会科技奖励11项。出版教材、专著和大型工具书6本。
赵伟(1956—),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电磁测量技术及仪器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0多篇。作为第1、第2作者或主编,出版有教材《电磁测量》,译著《电工理论基础》(第4版),专著《电子式电能表及其在现代用电管理中的应用》,辞书《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中国电工大典》和《现代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等。
本书特色
漏磁检测缺陷反演成像理论与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并进行了工程应用。本书系统介绍了漏磁检测基本原理、缺陷识别与量化理论及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漏磁检测影响因素、检测信号处理方法、缺陷当量尺寸量化方法、缺陷轮廓反演、三维漏磁成像等内容。
本书是作者对漏磁检测缺陷反演与成像理论的系统梳理,作者汇集了十多年来的科研与技术应用成果,对于高校师生和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的工程人员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目录第1章绪论1.1引言1.2漏磁检测影响因素1.2.1磁化的影响1.2.2检测过程的影响1.3漏磁检测缺陷量化反演技术研究现状1.3.1mfl检测理论与技术发展1.3.2缺陷量化反演技术研究1.3.3mfl检测缺陷量化反演仍需解决的问题第2章检测信号处理方法2.1数据采集与存储2.1.1漏磁检测的数据采集2.1.2数据的组织与存储2.2数据压缩及降噪方法2.2.1检测数据压缩2.2.2检测信号降噪方法第3章漏磁检测缺陷量化方法3.1引言3.2基于统计识别的缺陷量化方法3.2.1漏磁信号的预处理3.2.2波形特征的定义和提取3.2.3缺陷长度的统计识别3.2.4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3.2.5缺陷宽度的统计识别3.2.6缺陷深度的统计识别3.3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量化方法3.4三维有限元神经网络量化方法3.4.1有限元法的离散化原理3.4.2有限元神经网络3.4.3用fenn求解正问题和逆问题3.4.4fenn的优点分析第4章三维漏磁检测缺陷轮廓反演4.1三维漏磁信号特性4.1.1信号的基本特征4.1.2信号随缺陷尺寸的变化规律4.2缺陷三维轮廓的随机搜索迭代反演方法4.2.1待求解区域的分段识别4.2.2缺陷开口轮廓检测方法4.2.3缺陷三维轮廓网状模型4.2.4缺陷三维轮廓的随机搜索迭代反演4.3缺陷三维轮廓的神经网络迭代反演方法4.3.1三维mfl检测信号的主要特征值提取4.3.2缺陷三维轮廓条状模型4.3.3基于rbf神经网络的mfl信号正向预测4.3.4缺陷三维轮廓的rbf神经网络迭代反演4.4缺陷三维轮廓的多阶段逐次逼近反演方法4.4.1缺陷轮廓的多阶段复合反演4.4.2缺陷网状模型的逐步细化4.4.3有限元计算剖分尺寸的逐步细化4.4.4实际缺陷三维轮廓反演实验4.5采样精度对缺陷三维轮廓反演的影响与修正4.5.1采样精度的影响分析4.5.2三维mfl信号的插值修正方法4.5.3实验验证第5章三维漏磁成像检测5.1三维漏磁信号特征量值5.1.1凹坑缺陷的参数定义5.1.2水平沟槽缺陷的参数定义5.1.3切向沟槽缺陷的参数定义5.2完整信号下的缺陷分类量化方法5.2.1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缺陷分类方法5.2.2基于bp神经网络的缺陷量化方法5.3不完整信号下的缺陷量化与显示方法5.3.1缺陷边缘识别5.3.2缺陷深度估计5.3.3不完整信号下的缺陷实时显示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漏磁成像理论与方法》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65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