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无离斋阅读笔记

封面

作者:童昌森著

页数:329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71184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 诗词检读漫记 ; 逸翁闲聊红楼人 ; 读史偶得三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门外汉醉眼看诗歌、浅析毛主席诗词的格律规范性、唐太宗《帝京篇》赏析等。

作者简介

  童昌森,长期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工作。喜读书写作,在报刊上发表过各类文章数十篇,已出版发行的作品有《读三国话管理》、《孙武子谋略类解》、《周易的人生智慧》等数种。另创作有诗词、游记、小说等作品。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诗词捡读漫记

李白五言绝句赏析 003

门外汉醉眼看诗歌 024

浅析毛主席诗词的格律规范性 037

唐太宗《帝京篇》赏析 051

陈亮咏梅词欣赏 061

浅赏《人间词》 070

我对“境界说”的理解 092

读司马光词:词品如人品 098

杜甫七律诗浅解 102

第二部分

逸翁闲聊红楼人

推断贾宝玉在各个事件中的年龄 209

浅析贾宝玉的不和谐人格及其形成原因 216

王熙凤:一个贪官的标本 231

诗:刻画林黛玉内心世界的重要载体 246

薛宝钗的处世智慧 253

闲人也议秦可卿 272

第三部分

读史偶得

解读周瑜 287

刘、项成败的启示 293

漫话刘焉父子治蜀的得失 298

闲聊野心家袁术的败亡 301

诸葛亮是道家人物吗? 304

韩信为何不能自保 310

勇略之将孙坚 316

司马直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318

学学曹刘和仲达的自信 321

从舒仲应赈济饥民想到的 323

别让杨仪这样的野心家障了眼 325

有感于“任不可独专” 326

曹参为相的启示 328

节选

  《无离斋阅读笔记》:  第三首:“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这里用的是鲁仲连的故事。鲁仲连,亦称鲁连,战国时名士,多谋略,善言辩。赵孝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词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都一一推辞,退而隐居。看来,李白是以鲁仲连自况,鲁仲连能够成就功业而隐居,而李白呢?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谋略不能被采用而心中忿忿。  《田园言怀》:“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何如牵白犊,引水对清流。”这里用的是贾谊、班超、许由和巢父的故事。李白认为贾谊被贬,班超封侯,都没有意思,还是许由不愿出任“九州长”为好,但最好的应该是巢父,他连有关功名的话听都不愿听。许由听了去洗耳,巢父觉得已经脏了,就牵着白犊到上游去饮水。看来李白最欣赏的应该是许由了。  《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用的西晋文人潘岳的故事。这里的“天津”指洛阳的天津桥。潘岳貌美才丰,只要潘岳在洛阳出现就会引来许多女子的追捧。潘岳驾车出游,会有许多女子向他的车里扔果子,所以他出来一次,总会载回满满的一车果子。正如现在的各类明星,出来一趟,总会载回整麻袋整麻袋的人民币。李白貌不差,才学也丰,可是他没有潘岳这样的好运。他的心里是什么样的呢?他一定在自我感叹,那是肯定的。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之第一首:“湖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日南珠”是神话故事中的事物。《洞冥记》里说,离长安九千里的日南之地,“人长七尺,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乘象人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日泣珠。”日南珠是神话中的泪珠,很难得,当然很宝贵。由此可见诗人与韦参军的情谊之深。  《王昭君二首》之第二首:“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王昭君出塞和亲,是自己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典型。李白借此也在抒发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之感慨。王昭君是民族大团结的使者,是中华民族女性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典范。从诗的内容看,李白对王昭君更多的是惋惜之情。  《寄上吴王三首》之第二首:“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这是称赞庐江太守廉洁的诗。化用了三国时裴潜的典故。裴潜曾在曹操帐下参预军事谋划,后出任兖州刺史;曹丕时又任过散骑常侍、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曹睿时升到尚书令,被封为“清阳亭侯”。但就是这样一位“三朝元老”,为官却清廉过人。他在任兖州刺史时,曾经做了一个可折叠的轻便坐具,起名叫“胡床”。他离任时,将胡床挂在柱子上。这件事为人们所传颂,“挂胡床”也成为清廉正直的象征。诗人化用古人的事迹目的在于赞颂吴王的品质。这是李白怀古诗的常用手法,或者说这是古为今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无离斋阅读笔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5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