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封面

作者:张言彩,王从盛著

页数:16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43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要素和特征,围绕信息化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实现途径,深入探讨信息化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努力在以信息化手段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探索性和开拓性的思考与研究。本书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了信息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因子和有效测度指标,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信息化水平和区域能力进行了测评,并分别比较了31个省市区在此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从投入产出的系统观视角出发,证实了创新产出受到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影响。再次,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结果发现,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显著的。最后,发现了国内不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对创新能力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本书从理论上丰富了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贡献的研究,为创新管理科学和信息经济学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政府制定信息化政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张言彩,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2008年获得南京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2010年进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出站。2012年赴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商学院做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顾客价值创造、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市厅级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多次获得江苏省教育厅和淮安市政府颁发的优秀成果奖。
 
王从盛,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主持淮安市科技局等市厅级课题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

本书特色

本书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要素和特征,围绕信息化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实现途径,深入探讨信息化推动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努力在以信息化手段破解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开展探索性和开拓性的思考与研究。本书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为: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抽取了信息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因子和有效测度指标,对中国31个省市区的信息化水平和区域能力进行了测评,并分别比较了31个省市区在此方面的空间差异。其次,从投入产出的系统观视角出发,证实了创新产出受到创新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影响。再次,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结果发现,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是显著的。最后,发现了国内不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对创新能力影响具有空间差异。本书从理论上丰富了信息化对区域创新能力贡献的研究,为创新管理科学和信息经济学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政府制定信息化政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基本概念定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信息化研究

一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 信息化定义

三 信息化水平测度

四 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五 信息化空间差异

第二节 区域创新能力研究

一 区域创新理论主要来源

二 区域创新系统

三 区域创新能力及衡量指标

四 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国內外研究评析

第三章 我国信息化水平测评及空间差异

第一节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

第二节 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一 国外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二 国内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

第三节 信息化水平测度

一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二 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建立依据

三 指标体系的建立

四 数据收集及缺失值处理

第四节 信息化水平测算

一 主成分分析法

二 分析结果

第五节 信息化水平的空间差异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

二 统计数据的收集及缺失值处理

三 测评方法一一因子分析模型

四 分析结果报告

五 信息化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第四章 信息化城乡数字鸿沟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第一节 城乡信息化数字鸿沟基本概念

一 城乡数字鸿沟定义

二 城乡数字鸿沟形成原因研究

三 城乡数字鸿沟测度研究

第二节 江苏省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

一 网络接入

二 网络利用

第三节 江苏省信息化均衡发展策略

一 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

二 扩大农村居民收入来源

三 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四 加大农村居民信息技能培训

第五章 区域创新能力测量、评价及内部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创新能力概念

一 创新制度能力

二 创新技术能力

三 创新资源

四 区域文化

五 社会资本

六 合作创新

七 创新产出

第二节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

一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理论来源

二 区域创新能力测量指标设计

三 数据描述性统计和测量变量的因子分析

四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內部结构关系

一 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

二 创新系统内部结构的因果关系检验

第六章 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的定量研究

第一节 信息化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作用

一 理论模型

二 研究变量的选择

三 数据来源及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

四 信息化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检验

第二节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信息化对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 研究的必要性

二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三 面板协整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四 模型估计结果

第三节 信息化对创新能力作用的区域差异

一 单位根检验

二 模型检验

第七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第一节 加快立法,完善信息化制度环境

第二节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先进制造业水平

一 通过信息化来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巩固和提高其竞争优势

二 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节 通过信息化建设,走创新型发展道路

一 通过信息化建设,构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二 从创新主体和载体建设入手,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效率

第四节 关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发展

一 大力推行普遍服务政策,统筹城乡信息化发展

二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入,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

附录

信息化指数计算原始数据

2009年31个省市区信息化测量指标原始数据

2009年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测评指标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信息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4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