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教师专业成长

封面

作者:张晓剑等主编

页数:219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70114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正在高中一线进行教育教学的教师、班主任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体会编写而成的。它能较好地帮助新入职的大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状况, 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确定自己的职业座标, 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应该如何去努力。

目录

成长篇

第一章职业生涯

第一节角色的转换

第二节适应职业生活

第三节开拓创新,奋发成才

第二章教师生涯

第一节新教师成长

第二节如何写教学设计

第三节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

第四节有效教学设计策略

第三章学习理论

第一节有关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知识的学习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第四节问题的解决

第五节学习动机

第六节学习策略

第七节学习的迁移

……

节选

  《新教师专业成长》:  2.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  (1)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的作用。一般说来,奖励应多于惩罚。奖励过多也有负面作用。批评更不宜过多,但是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能取得一定的好效果,对学生有促进作用,但运用不当,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  (2)正确运用奖励和惩罚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使学生把奖励与惩罚看成增强学习积极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②奖励与惩罚一定要公正、适当。另外奖励的方式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③奖惩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关于学习结果反馈的激励作用,反馈的原则是: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例如,对与其作文只评优、良,不如用眉批、评语等形式指出学生的优点及不足。  4.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第一,可采取激励法。第二,指导学生从失分中找原因。第三,指导学生从主观态度分析原因。第四,引导学生总结经验,制定下一个目标。  三、动机的归因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是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是,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美国的韦纳认为,学生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分析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学生的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进行的。(一)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子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二)学生对能力的可控性具有不同的理解  能力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并非完全不可控。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受教育的结果。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学习。  (三)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  1.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影响学习动机  学生在每次学习之后,总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如“这次成绩好是因为我非常努力”“这次是运气不好”等。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左右着学生日后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归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对下次成功的高期待;不良的归因模式不仅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而且学生还会因为总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差,而产生“习得性失败”,因此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即努力不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动机,树立对下次学习成功的期望,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成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教师专业成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4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