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宏毅,刘丰著
页数:202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80879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本书是“国学与科学”的一次对话,从多元视角、不同维度,探讨人性中共同的东西。
2.本书从中华传统文化“圣学”经典《大学》入手,唤起本善人性,使人人生起摆脱卑污幽暗、走向崇高光明的信心。
作者简介
刘宏毅:
文化学者、华夏艺林导师、四维通慧书院院长、四维济人文化公司监事长。
刘宏毅先生多年来专注于国学教育、生命智慧及尊重生命自有规律下的养生实践;提倡践行国学,注重用传统经典开启智慧,反对死读书;主张为学要博,为用要专,思想要独立;为人要有道骨,佛心,儒行。
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讲学,被加拿大《环球华报》誉为“中国文化的布道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出版书籍:《<千字文>讲记》、《<心相篇>讲记》、《<三字经>讲记》等。
刘丰:
多元文化系统集成倡导传播者,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曾任职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高管,熟悉西方企业管理文化,近年来致力于在海内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搭建中西文化交流平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丰先生在三十多年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中,全然开放地深入有缘进入的所有智慧法门和文化团体,本着“求同尊异”的基本理念,用科学逻辑深入浅出地解读人类几千年来集成的智慧系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启迪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大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四书之一的《礼记》中的一篇,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个人修养目标,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张是南宋以后理学家讲伦理、哲学、政治的基本纲领,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从天子到庶人“皆以修身为本”,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统治者道德修养的好坏决定着社会的治乱,明确肯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本书作者从独特的多元文化系统、现代科学的角度,在多年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求同尊异的基本理念,尝试走近古人,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大学》智慧,强调在人文思想、精神生态失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负面消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流行的当下……儒家所倡导的德育思想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大学》的东方文化思想的光辉对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同样有启迪人生智慧的意义。毕竟,无论在多么现代化的社会中,关注自己内心所想,注重自我修养,才能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