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祥林
页数:271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517096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分为基础篇、静定结构篇、超静定结构篇和结构稳定与极限载荷篇四篇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平面桁架内力分析等。
作者简介
侯祥林,1962年5月生,辽宁省新民人,博士(博士后),沈阳建筑大学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教学名师、基础力学系列课程团队带头人,建筑力学精品课程负责人,研究生结构动力学精品课程负责人。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和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机械设备系统故障诊断与状态识别、非线性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程机械结构减振方法、工程非线性微分方程算法、工程结构体系大变形算法和结构稳定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算法与工程应用。提出动态设计变量优化方法原理,并成功推广运用到多个领域,提出了高精度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与合理网络结构算法、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过程控制优化算法、杆件结构体系大变形求解算法、变截面结构稳定问题算法和非线性偏微分与常微分方程的优化算法。出版专著与教材6部,以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厅科研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项目。先后在物理学报、机械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振动工程学报、计算力学学报、控制与决策、振动与冲击和CCDC.ICMIT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60余篇。主讲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机械原理、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非线性振动、数值分析等课程。先后主持辽宁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辽宁省教育规划项目和学校教研项目等5项。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讲课竞赛一等奖1项。编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等力学系列课程辅助教学与测试软件系统,获国家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建设部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郑夕健,1963年2月生,山东荣成人,博士,沈阳建筑大学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全国升降工作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SAC/TC335)、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工程起重机械分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以建筑机械为主的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现代设计理论、机械结构力学分析、施工机械控制技术、钢结构稳定理论等。在工程起重机、土方施工机械、施工平台等产品的设计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公开发表相关科研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著书5部,作为机械设计、工程机械、车辆工程方面的专家,先后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住建部、辽宁省、吉林省和沈阳市委托参与施工机械、机电一体化、厂内车辆等国家标准规范的修订、审定,专题专项培训和施工机械的事故鉴定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起重机械安全监控信号采集与数据反馈技术与装置的研究”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与教研课题。获得辽宁省、沈阳市政府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成果奖共18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擦窗机”(GB19154)“高处作业吊篮”(GB19155)2项国家标准的修订编写工作。主讲机械设计、钢结构等本科生课程及弹性力学与有限元、钢结构稳定理论等研究生课程,多次获得“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我最敬佩的好导师”称号。现为辽宁省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课程负责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课程负责人,辽宁省省级精品视频课程“机械设计”课程主讲人。获得辽宁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三等奖各1项,获得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教育部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5项。
目录
第3篇 超静定结构篇第7章 力法§7-1 超静定问题工程实例§7-2 超静定次数的计算§7-3 力法的基本原理§7-4 力法典型方程§7-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7-6 力法求解对称超静定问题§7-7 非载荷因素引起的内力计算§7-8 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内力图校核和超静定结构特性第8章 位移法§8-1 位移法基本概念§8-2 位移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8-3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8-4 位移法典型方程及基本步骤§8-5 位移法具体应用举例§8-6 结构对称性利用第9章 矩阵位移法……
第4篇 结构稳定与极限载荷篇习题与参考答案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