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创造社小说研究

封面

作者:朱宏伟著

页数:29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81348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跳出传统的流派范畴,从社团的角度来考察创造社的小说创作,围绕着性、婚姻以及革命等三个主题展开论述,析理创造社小说的发展脉络以及“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小说的角度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走向革命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朱宏伟,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后,现为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朱宏伟最的《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创造社小说研究》跳出传统的流派范畴,从社团的角度来考察创造社的小说创作,围绕着性、婚姻以及革命等三个主题展开论述,析理创造社小说的发展脉络以及“五四”新文学与“革命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从小说的角度考察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走向革命的深层原因。

目录

目录序绪论第一章  考察创造社的关键词:浪漫主义.革命  第一节  说不尽的浪漫主义:论前期创造社文艺思想    一、浪漫主义的几个特征    二、前期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主张    三、新浪漫主义的“新”在何处序绪论第一章  考察创造社的关键词:浪漫主义.革命  第一节  说不尽的浪漫主义:论前期创造社文艺思想    一、浪漫主义的几个特征    二、前期创造社的浪漫主义主张    三、新浪漫主义的“新”在何处    四、对创造社浪漫主义定位质疑的简要回应  第二节  革命:创造社的一贯追求    一、革命的释义    二、前期创造社与无政府主义    三、向革命的转变  第三节  陷入浪漫与革命纠葛的个人主体    一、拥有共同的基础    二、互为表里的和谐    三、虚弱主体的更新第二章  跨出新人的第一步  第一节  从新民到新人    ——以郁达夫小说集《沉沦》为例    一、屡受争议的爱国情    二、与国家关系的逐渐剥离    三、正视“新人”的性要求  第二节  性意识的艰难觉醒    ——叶灵凤《昙华庵的春风》及其他性爱小说    一、封闭环境遭遇的空前危机    二、崇尚自然本能的性道德    三、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  革命:超越情欲主题    ——以郁达夫《她是一个弱女子》为中心    一、《茫茫夜》:创造社同性恋题材小说的先声    二、性与革命的平行比拟    三、与真实社会事件的关联    四、直面同性间的恋爱第三章  推开新式婚姻的大门  第一节  “贫贱夫妻百事哀”    ——郁达夫《茑萝行》对旧式婚姻主题的超越    一、不能爱而又不得不爱的女人    二、一心依赖的男人    三、生计的焦虑替代婚姻的苦闷    四、破除家庭的可能性    五、与鲁迅《伤逝》的比较考察  第二节  揭示旧式婚姻困境    ——从严良才《鱼与熊掌》说起    一、两代人婚姻悲剧的结点    二、旧式婚姻背后的乡土社会    三、青年们可能的出路  第三节  科学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困境    ——以郭沫若《残春》为例    一、平静婚姻中的“苦闷”    二、心理描写的理性化    三、科学主义的困境及其走向  第四节  让爱情成为焦点    ——张资平恋爱小说及其变种    一、自由恋爱如何成为可能    二、独立女性:恋爱自由的实践    三、当个人恋爱遭遇革命主题第四章  继续寻找个人的出路  第一节  发现人力车:无政府主义革命观的转变    ——论郁达夫《薄奠》及其他    一、《新青年》时期的“人力车夫”    二、作为“我”的对照的车夫    三、人力车的重要性  第二节  革命叙事中的女性身体    ——从华汉《马林英》等说起    一、由被启蒙者到积极的革命者    二、革命女性的所谓“男性化”    三、身体成为革命的工具    四、革命中的新女性  第三节  新的生活的梦    ——蒋光慈《咆哮的土地》的过去和未来    一、尴尬的身份:成长中的知识分子    二、理想的发挥:觉醒后的农民领袖    三、革命中的恋爱:压抑还是潜流?    四、跃动的人群:待展开的土地问题结语参考文献后记收起全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创造社小说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