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倪爱珍著
页数:22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22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把史传界定为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叙事范型,借助叙事学理论、福柯的话语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等,全面、系统地研究这种叙事范型的内涵,探寻它对中国文学叙事的影响,梳理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在史传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特点,建构中国本土的叙事理论话语,以丰富和完善曾经主要以西方叙事文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叙事学理论。
作者简介
倪爱珍,女,1976年生,安徽桐城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叙事学、符号学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多项研究课题,博士学位论文《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论史传与文学叙事的发生》被评为“2013年度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13年度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本书特色
倪爱珍最的这本《史传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把史传界定为第一中国特色的一种叙事范型,借助叙事学理论、福柯的话语理论、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等,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这种叙事范型的内涵,探寻了它对中国文学叙事的影响,梳理了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在史传影响下形成的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特点,建构了中国本土的叙事理论话语,以丰富和完善曾经主要以西方叙事文本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叙事学理论。
目录
序绪论第一章 史传纪实型叙事特征及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史传与中国纪实型文学叙事的优先发展 第二节 史传与文学叙事重事实轻虚构的倾向 第三节 实录:从史传叙事原则到文学叙事修辞第二章 史传中虚构叙事的发生及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事件:核心事件之实与卫星事件之虚 第二节 言语:拟言、代言及其形态和功能第三章 史传中的神奇事件及在文学中的流变 第一节 成因:史出于巫的文化传统 第二节 成因:口传史料的大量渗入 第三节 流变:从史之奇到文之奇第四章 “春秋笔法”的叙事机制及内涵的变迁 第一节 “春秋笔法”与“不可叙述事件” 第二节 从“春秋笔法”到“隐含的叙述”第五章 史传叙事策略及在文学中的承衍 第一节 叙事视角及其承衍 第二节 叙事结构及其承衍 第三节 叙事干预及其承衍 第四节 预叙:从预占记录到叙事策略第六章 史传的人物塑造及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异人异相的人物表征 第二节 “行动>性格”与人物生成 第三节 从历史人物到文学人物——《左传》与《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形象比较第七章 杂史——从史传叙事到文学叙事的过渡 第一节 《战国策》中虚构叙事的发生及范式 第二节 《吴越春秋》叙事的文史剥离之势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