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糜海波著
页数:26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51667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师德的现代转型的特点和内涵、师德评价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现代师德评价的基本原则、现代师德评价内容的完善、现代师德评价方法的改进、现代师德评价机制的创新共六个部分。
作者简介
糜海波,法学博士,博士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负责人。中国教育伦理学会理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目录
第一章 师德现代转型的特点和内涵
第一节 师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结果分析
四、问题讨论与对策思考
五、师德发展的基本要求和趋势
第二节 师德现代转型的特点
一、社会教育道德观念的转变
二、教育改革对师德要求的发展
三、教师个体道德生活的变化
第三节 师德现代转型的内涵
一、师德转型的经济内涵
二、师德转型的政治意蕴
三、师德转型的文化意蕴
第二章 师德评价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第一节 师德评价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功利主义对教师道德发展的挑战
三、文化多样化环境下师德观念的碰撞
第二节 师德评价面临的内部困境
一、应试教育对教育理性的困扰
二、道德价值判断中“义”与“利”的矛盾
三、师德是否能够量化的认识论问题
第三节 当前师德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道德评价目标偏差
二、教师道德评价标准模糊
三、教师道德评价方法简单
四、教师道德评价依据的分离
五、教师道德评价有效性不足
第三章 现代师德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一、主导性原则
二、多样性原则
第二节 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一、继承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第三节 全面性与公正性相统一
一、全面性原则
二、公正性原则
第四节 人本性与自律性相统一
一、人本性原则
二、自律性原则
第四章 现代师德评价内容的完善
第一节 当代教师道德责任和要求
一、教师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三、教师对学生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四、教师对家长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五、教师对集体的道德责任和要求
第二节 现代师德评价标准
一、师德评价标准的特点
二、现代师德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三、现代师德评价的标准体系
第三节 师德评价内容的个体维度
一、师德观念
二、师德认知
三、师德情感
四、师德行为
五、师德能力
六、师德绩效
第五章 现代师德评价方法的改进
第一节 综合性师德评价方法
一、师德多元评价主体相结合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第二节 分析性师德评价方法
一、量表评价法
二、网上评价法
三、专家评价法
四、座谈评价法
五、比较评价法
第三节 总结性和形成性师德评价方法
一、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
二、义务评价和美德评价的结合
三、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的结合
第六章 现代师德评价机制的创新
第一节 主体机制
一、主体性角度的教育道德评价
二、主体机制与提升教师德性
三、主体机制与坚定教育信念
第二节 良心机制
一、教师的教育良心释义
二、教育良心对教师道德提升的作用
三、教师教育良心形成的路径和方法
第三节 监督机制
第四节 教化机制
第五节 激励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