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龙祥著
页数:40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72210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经脉理论重构大纲》章节:1.回到文本:错乱与重拼;2.理论体系:还原与诠释;3.理论重构:事实与明理。陈寅恪先生曾讲:“凡着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同理,欲真正了解针灸腧穴,就必须使自己尽可能融入古时的学术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神明与古贤大医相接,才能从本源上了解针灸学术,进而才能理清针灸长期传承的脉络,也才能发现问题,纠正谬误。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正途长期得不到当代中医研究界的重视,而在黄龙翔先生的大纲中,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神接古人的文字气象,令人耳目一新,也会更加信服黄先生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黄龙祥1959年5月出生。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的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理论与方法学”重点研究室主任、《世界针灸杂志》主编。研究领域:中医针灸文献研究,中医学术史研究,针灸理论研究。代表作:《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中国针灸史图鉴》、《针灸腧穴通考》、《黄龙祥看针灸》。
本书特色
黄龙祥著的《经脉理论还原与重构大纲(精)》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体系:还原与诠释”,通过对经脉理论的核心概念和构成要素的梳理,重现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掘并呈现经脉理论的意义。其中既有对学术界长期忽略的血脉理论的开垦与划界,也有对当今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老官山出土扁鹊医籍”的蹊径另辟。
第二部分“理论重构:从结构到内容”,以具有典型结构的“元素周期律理论”为参照,对古典经脉理论的结构进行层层剖析,揭示其不同构成的不同意义和价值,并在找准其结构和内容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经脉理论的重构方案。
最后一篇“经脉别论十九条”是关于全书(包括附篇)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思路的撷要,可当作全书的结语或提要阅读。
第三部分“回到文本:错乱与重拼”主要是关于古典经脉理论的文本学研究,还原“经脉理论”的本来面目及其演变的动态过程。在这一篇您不仅可以读到以往用传统文献研究方法没能解决的一个个学术难题,更可以看到基于新的视角发现并提出的新问题;不仅有对文本本身的关注,更有对方法学艰难而又坚定的探索。
目录
第二篇 理论重构:从结构到内容后记:面“璧”十年破皮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