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封面

作者:南怀瑾著述

页数:163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91160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 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本书特色

正版全新
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
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道,出入百家言。

佛教起源于印度。自西汉末传入我国以来,它植根、繁衍、发展、演化,并且绵延至今,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原名“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是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佛教史著作。
全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乃是研究佛教丛林制度的由来、内容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文章,颇具价值。
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〇年五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

第一节 印度文化的发展

一、印度文化的背景

二、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第二节 各派哲学的兴起

一、六派哲学与宗教的后先辉映

二、佛教的产生与外道的异同

结论

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

第一节 释迦牟尼的家世

一、薄王业而不为的大丈夫

二、生卒年代

三、族系传统

四、生有自来的神异传说

五、允文允武的天生神童

六、悲天悯人的至性至情

第二节 出家与悟道

一、逃世入山求道的太子

二、遍学各派道法

三、雪山林下苦行

四、豁然顿悟而成佛道

第三节 教化创建的情形

一、开始教化及其主要弟子

二、说法的情况与说法的时地

三、佛经的结集与部派的分化

结论

第三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

第一节 佛教初传的情形

一、阿育王前后的佛教

二、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汉末三国时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

四、净土宗的创建

五、鸠摩罗什与僧肇

六、道生与涅槃佛性

第二节 佛教的鼎盛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佛教

二、宋元明清的佛教

结论

第四章 世界各国的佛教

第一节 亚洲的佛教

一、韩国

二、日本

三、缅甸

四、泰国

五、越南

六、东南亚其他各地

第二节 欧美的佛教

一、英国

二、德国

三、法国

四、美国

五、俄国

结论

第五章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

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

一、宗派的没落

二、师僧和寺院的变质

第二节 清末民初佛教的复兴运动

一、中国佛学的复兴

二、中国佛教的演变

总结论

附录: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

引言

佛教原始制度的简介

禅宗丛林制度的由来

丛林制度

一、丛林的规范

二、丛林的风规

三、丛林以修持为中心的禅堂

四、丛林清规的遗范

丛林与宗法社会

丛林与中国文化

丛林与帮会社会

结论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28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