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封面

作者:南怀瑾

页数:183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60790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简笔勾勒了几千年来道教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客观地解析道教存在的历史原因及伟大贡献,并预言道教在未来的价值。对于想一般了解道教史的读者,提供了难得的参考资料。
本版《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遵循南师嘱托,根据其最早的版本重新整理,尽量保持原貌,并订正部分疏误。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相关资料

在一九七○年代初,南师怀瑾先生曾任教于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当时除了该校学生对道家的学术文化喜爱研究外,其他大专院校的学生们,也常去听讲,兴趣浓厚。
这本有关道教发展史的书,主要内容是先生讲课的论文教材。
一九八五年七月,先生应邀赴美,台北老古文化公司的业务,留交给陈世志君负责。当时先生已有十余册著述出版,但积存讲课记录尚多,这本有关道教方面的书,内容除先生所编写的外,世志君又收集先生他处有关资料加以补充。
先生认为,这本书是简单的教学讲述,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故而书名定为《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本书特色

本文共分为八章,皆以道教发展史为中心。因欲说明道教学术之本原,故首先简述周、秦以前儒道等学并不分家之要点。其次,略述周末学术分家,神仙方伎与老、庄等道家思想混合,为汉末以来道教成长之原因。复次,引述魏、晋、南北朝以后至于现代道教之发展,及与道家不可或分之微妙关系。虽其内容本质,原为不一不异,但道家与道教学术思想之方向,毕竟有其严整之界限。唯因包罗牵涉太广,不能尽作详论,但择其大要,及其演变过程之一鳞片爪,俾读者籍此可以窥见概略,并以提供研究者知所入手,抑亦由此而了解秉中国文化创立之道教为何事而已。至于道教与道家学术内容,以及旁门左道等流派演变,有关于中国社会问题者,皆未及言。挂一漏万,有待他日专书之补充。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道教学术思想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道教立教的过程
第二节 道教学术思想的渊源
第三节 道教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
第二章 道教的建立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道教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道家
第三章 道教的成长
第一节 北魏时代道教的定型与道佛之争
第二节 南朝的道教与陶弘景
第四章 道教的扩张
第一节 唐初开国与道教
第二节 新兴道教的吕纯阳
第五章 道教的演变
第一节 宋初儒道归元的华山隐士陈希夷
第二节 宋代的皇帝与道教
第三节 正统道教南宗的崛起
第六章 宋元时期新兴的道教
第一节 北宋道教全真道的建立
第二节 元代敕封天师道与其他
第七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明太祖与周颠
第二节 明成祖与武当山的张三丰
第三节 明世宗与陶仲文的前因后果
第四节 明末清初道家派别的分支
第五节 康熙雍正与道教
第八章 二十世纪的道教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道教的衰落
第二节 当代学人研究道教学术的活动
第三节 研究道教学术的人士
附录:
海内外道教士之统计
台湾省道教会章程
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道藏》缘启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37238.html